“是啊。”李承乾理直氣壯地反問,“兒臣的意思是,打贏了,有什么好處?”
好處?
李靖下意識地回答:“揚我國威,保境安民,收復失地!”
“說得好聽。”李承乾撇了撇嘴,一臉不屑,“我再問你,突厥那地方,鳥不拉屎,地能種出糧食嗎?人都窮得叮當響,除了牛羊馬匹,還有什么值錢玩意兒嗎?咱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死傷無數將士,把他們打趴下了,搶過來一堆光吃飯不下蛋的窮親戚,還得管他們吃喝拉撒,圖什么?”
“這叫……勞民傷財,血本無歸!純屬一筆虧本買賣!”
他最后四個字,說得斬釘截鐵。
整個大殿,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被李承乾這番驚世駭俗的“戰爭虧本論”給震懵了。
自古以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開疆拓土,是建功立業。何曾有人,用“劃不劃算”這種商人的視角,來剖析一場關系到國家存亡的戰爭?
太庸俗了!
太……
太他娘的有道理了!
房玄齡的眼睛,在一瞬間亮了起來。他仿佛被一道閃電劈開了天靈蓋,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他明白了!太子殿下不是怯戰,更不是荒唐!他是在用最本質、最核心的“利弊”二字,來解構這場戰爭!
這是一種超越了時代局限的戰略思想!戰爭,不僅僅是軍事的對抗,更是國力的消耗!若一場勝利帶來的負擔遠大于收益,那這場勝利,本身就是失敗!
“殿下圣明!”房玄齡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顫,他對著李世民一躬身,“陛下,臣以為,太子殿下此言,實乃金玉良言,一語道破了戰爭的本質啊!”
杜如晦也反應了過來,眼中爆發出駭人的精光:“不錯!我大唐如今的國策,核心是休養生息,恢復民生。河北大災未平,國庫空虛,若再起一場傾國之戰,即便勝了,也是慘勝!國力必然大損,百年來都難以恢復元氣!太子殿下這是在提醒我們,萬不可被一時的憤怒沖昏了頭腦,要從國之根本出發,謀萬全之策!”
兩人一唱一和,瞬間將李承乾那純粹是懶得打仗的牢騷,解讀成了深思熟慮、高瞻遠矚的治國大道。
李靖怔在原地,他腦海中反復回蕩著“虧本買賣”四個字。作為軍神,他想的是如何排兵布陣,如何以少勝多,如何決勝千里。可他從未想過,打贏了之后,那片貧瘠的草原,那數以十萬計的降眾,對大唐究竟是福是禍。
這一刻,他看向李承乾的眼神,已經從審視,變成了深深的忌憚和……欽佩。
這位太子,想的不是一場戰役的勝負,而是整個天下的棋局。
李世民心中的滔天怒火,在房、杜二人的解讀下,也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
他發現,自己又一次,沒跟上兒子的思路。
自己想的是“打”,而兒子想的,是“如何不打,又能贏”。
“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李世民的聲音緩和了下來,帶著一絲自己都未曾察覺的請教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