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嘖……嘿嘿嘿……朕的運氣是越來越好了,剛想瞌睡就有人遞枕頭。王承恩,傳旨下去,召總參軍機入宮議事!”
但當景陽皇帝拆開蠟封看到里面的內容時卻沒有愁眉苦臉,反倒笑了起來,好像遇到了什么好事兒。不過以魏忠賢的經驗判斷,但凡皇帝笑得如此陰險狡詐,大概率就要有人倒霉了。
三位大學士、九部尚書、通政使、左都御史、大理寺卿、總參謀長、海軍都督、陸軍都督、錦衣衛指揮使和若干參謀很快云集養心殿,只剩下司禮監掌印王安出宮傳旨未歸。
按照順序,眾人開始傳看剛剛收到的戰報,內容很簡單,前日喀喇沁部白洪大臺吉派遣親信入關到宣府示警,言蒙古左翼林丹汗親率六萬大軍西進,兵峰直指喀喇沁部。
白洪大臺吉除了向蒙古右翼三部告警求援,也希望大明皇帝能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派兵出塞或北上與右翼共同御敵,或東出攻其背后,以解燃眉之急。
“白洪大臺吉可曾確認來襲者就是林丹汗部曲?”葉向高坐在左手文官還未完,請后面精彩內容!
直接攻擊山海關顯然不是個好選擇,陸軍依仗高墻堅城可以輕而易舉的御敵于外。繞路喜峰口、古北口突襲,本來是不錯的選擇,會讓朕手里原本就不太多的兵力疲于奔命。
但年初的時候朕想了個辦法,把這個大漏洞給補上了。隨著富峪城大體完工,不管是從東邊還是北邊,想穿越群山突然出現在邊墻附近已經不太可能了。而想毀掉富峪城,付出的代價恐怕和強攻山海關差不多。
既不能西進、也不能南下,林丹汗與皇太極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更西邊,比如宣府和大同。這里的地形不如古北口以東險要,有多處關隘隨時可以突襲,很適合大規模騎兵機動補給。
只是還有個問題必須解決,那就是喀喇沁部橫亙在面前。朕估計林丹汗肯定不止一次派人去說服白洪大臺吉,但沒有成功。文的不成,只好武力相向了。
此時如果大明不出手援助,以喀喇沁和土默特兩部的實力,應該很難抵御整個蒙古左翼的全力一擊。
另外諸位不要忘了,蒙古右翼之間也不是鐵板一塊。自打鄂爾多斯部出兵協助素囊叛亂之后,與順義王卜失兔就成了死敵。
朕以為左右翼蒙古一旦開戰,鄂爾多斯部不光不會派兵協助土默特和喀喇沁兩部,反倒是很可能從背后捅一刀。而林丹汗之所以敢出兵西進,恐怕也已經得到了鄂爾多斯部的承諾。
游牧民族之間的爭斗往往是一招決勝負,都沒有太大的回旋余地。一旦土默特和喀喇沁兩部處于劣勢,大明再出兵相助不僅效果很差,難度也會大大提高。
諸位不要忘了,在東邊還趴著一只餓狼呢。只要大明陸軍深入草原又不能速戰速決,大金國也會伺機從東邊偷襲或強攻,讓陸軍首尾難顧,非常被動?!?/p>
見到有能力發表看法的大臣們全都說完了,洪濤起身走到墻邊,指著巨幅地圖開始了總結性發言。
(本章完)
喜歡不明不清請大家收藏:()不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