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在緬甸3菲利普是何方神圣呢?他叫菲利浦·德·布里托,是來自葡萄牙的一名探險船長。他航海的本事不錯,可做生意不太靈,幾次下來也沒賺到什么大錢。
眼看著在東方混不下去了,干脆轉(zhuǎn)行做起了雇傭兵。誰出錢多就給誰賣命,曾受雇于阿拉干國王參加過不少次緬甸各族勢力之間的內(nèi)戰(zhàn)。
成為沙廉總督之后,菲利普有點不滿足于當個雇傭兵頭子了,打算更進一步,依靠歐洲的先進武器在緬甸南部占據(jù)一片地區(qū),也當個國王試試。
于是他開始私下里與剛剛被吞并的勃固王國貴族接觸,越來越多的借助勃固人的勢力有意打擊沙廉港的其他族群,其中也包括阿拉干人。
到景陽十年(1613),菲利普終于玩現(xiàn)了,徹底惹怒了東吁王朝的阿那畢隆國王,不得不面對上萬緬軍的攻打,而老東家阿拉干王國也對他不理不睬。
經(jīng)過2個月的激戰(zhàn),沙廉港終于被攻破了,菲利普被插在木桿上慢慢斷氣,剩余的100多名葡萄牙雇傭兵全成了俘虜,被當做奴隸送到了上緬甸山區(qū),估計能活下來的寥寥無幾。
“萬歲爺,大頭怪搞回來的情報不會假,對此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唯獨緬軍與葡萄牙人作戰(zhàn)這塊,學生以為有些夸張。
200名葡萄牙傭兵加4000勃固人,還缺乏重火力和彈藥,面對12000名緬軍和400艘戰(zhàn)船,換做陸戰(zhàn)都司也兇多吉少。
結(jié)果只死傷了50名葡萄牙傭兵和1000多勃固人,反倒是緬軍傷亡慘重,連軍隊帶民夫都過萬了。這故事肯定是葡萄牙人和他講的,說不定還是酒后!”
朱海鷗看著看著就知道這兩份情報是誰搞來的了,雖然都是謄寫過的,從筆跡上無從分辨。但能在南洋來去自如,還熟知葡萄牙人底細的數(shù)來數(shù)去也只有一個人,王大頭!
這家伙總是神出鬼沒的,每次突然出現(xiàn)不是要好處就是拉關系行方便。看在皇帝的面子上海軍一般都會滿足,可沒想到好心喂出個白眼狼,拿到了事關海軍的情報居然沒支應一聲,而是直接呈送了皇帝,這不成拆臺了嘛!
“小心謹慎是對的,情報不是作戰(zhàn)計劃,當做參考而已,到底該如何調(diào)配兵力是你們的工作。但從這兩份情報里,除了作戰(zhàn)所需的參數(shù),你是否察覺到了其它的有用信息?”
情報是不是百分百準確,洪濤并不關心。在他心目中任何看到、聽到的消息都只能當做輔助,能信多少需要靠邏輯推理,而不是在其中挑毛病。真正要挑的是精華,有時候一句話,一個情節(jié)都有可能蘊含著很大信息量。
“……東吁國王御駕親征,帶兵不過萬余,其國力可見一斑。倒是400艘戰(zhàn)船著實不少,即便都是中小型槳帆船,也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內(nèi)河里體型較小的槳帆船反倒比大型風帆戰(zhàn)艦更靈活,如果能裝備火炮,殺傷力會很可觀。
情報里多次提到了回旋炮和火繩槍,可見交戰(zhàn)雙方都有裝備類似葡萄牙人用在武裝商船甲板上的小型佛郎機炮和西班牙軍隊使用的前裝火繩槍。雖然沒有準確數(shù)量,同樣該在制定作戰(zhàn)計劃時當做重要參數(shù),避免我軍的傷亡。”
這個問題朱海鷗回答起來就比較輕松了,分析情報,根據(jù)其中的有用信息制定作戰(zhàn)計劃是參謀的基本功,屬于本職工作。“嗯,分析的很好,但眼光還是窄了,只顧著和戰(zhàn)斗相關的細節(jié),卻忽略了更重要的信息。來,仔細看看這段話,使勁兒想,然后告訴朕有什么發(fā)現(xiàn)沒有。”
做為軍事參謀洪濤認為朱海鷗完全合格,可是做為一軍統(tǒng)帥又好像差了點什么,比如戰(zhàn)略眼光,這也是將才和帥才的區(qū)別。
前者只會作戰(zhàn),后者能縱覽全局,可以從軍事、政治、社會、文化、信仰等諸多方面綜合考慮問題,再得出更完美的答案。
那將才能不能轉(zhuǎn)變?yōu)閹洸拍兀看鸢甘强梢裕灰?jīng)歷過的戰(zhàn)役足夠多,且可以得到啟發(fā),慢慢的就會逐漸習慣考慮更多。
朱海鷗還年輕,有時間有機會嘗試蛻化,做為他的老師就不能嫌麻煩,有機會堅決要進行引導。于是洪濤拿起鋼筆,走過去翻到某一頁,在其中幾句話的下面劃上重點。
“東吁、勃固、阿拉干……萬歲爺?shù)囊馑际撬麄冎g存在矛盾,可以分而治之?”
朱海鷗來回來去看了好幾遍,又聯(lián)系了上下文,終于有了點感悟。但不確定,主要是對緬甸的情況了解太少,無從聯(lián)想。
“嗯,意思差不多,海軍若想在沙廉港長期站住腳,光靠武力肯定能做到,可收益就無從獲取了。沒有銀子賺,拿什么去還日月銀行的貸款?想獲得收益,就得和當?shù)厝舜虺梢黄辽俚没ネㄓ袩o。
按照常理大明海軍是侵略者,是敵人,當?shù)厝丝隙ū苤患埃唐趦?nèi)不會主動接近。可是菲利普做為侵略者,不光靠武力在沙廉港站住腳了,還經(jīng)營了好幾年,靠的是什么,你們能給朕找出來嗎?”
這個回答只能算部分沾邊,但洪濤還是給予了充分肯定,再順著思路繼續(xù)展開,引導著朱海鷗去思考。
同時也沒放棄王昇,實際上他們倆在智商方面并沒有太大差距,只是從小接受的知識系統(tǒng)不一樣,思考方式不同而已。
“……臣以為東吁國滅掉了勃固國,然并沒有令勃固人信服。如文中所寫,在沙廉港內(nèi)與葡萄牙人并肩作戰(zhàn)的是4000勃固人,戰(zhàn)敗之后,勃固人又與葡萄牙人一樣被東吁國王當做奴隸販賣。
此情此景如同前朝的女真人,在名義上歸屬了大明,可內(nèi)心里一直沒有臣服,一旦有機會馬上就會起兵作亂,試圖脫離大明管制。”
王昇也沒辜負皇帝的期望,或者叫旁觀者清,馬上從兩份情報中找到了蛛絲馬跡,還不是瞎蒙的,而是有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