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君?朕對待本國百姓倒是愿意以仁待之,因為他們用賦稅養活了皇室與官員,還讓子侄入伍保衛國家。朕不是仁,而是報答。
這里的人一個銅板也沒有上繳過朝廷,更不曾為大明出過一絲力,朕為何要報答他們?以德報怨并不是個好習慣,德也不僅僅是個人的品行。
記住,朕是帶兵來搶劫他們的,不管借口多高尚本質上依舊是搶劫,與海盜、劫匪和歐羅巴人毫無二致。
為什么要搶呢?因為大明需要,就這么簡單。朕是大明皇帝,不是全天下的皇帝。即便朕真做了全天下的皇帝,也會帶兵去搶另一個天下。
一個國家想富強,光靠國民勤勞、吏治清廉遠遠不夠。如果大明不搶,任憑歐羅巴人搶,用不了多少年,歐羅巴諸國就會憑借搶來的財富和人口發展壯大,然后反過頭來搶大明。
到時候廣州、福州、蘇州、杭州乃至京城,都有可能成為眼前的這座城市。千千萬萬的大明百姓,也會像他們一樣任人殺戮奴役。
你說到時候還會有人稱贊朕是仁君嗎?國民們只會咒罵朕是個無能至極的昏君,讓國家被外族欺凌,任百姓遭受苦難。
所謂國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