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不可,水利不光要修還得大修特修。近兩年的情況眾卿都看在眼里,旱情水災(zāi)一年多過一年,尤其是黃河以北,受災(zāi)州府越來越多。
若是不能及時加以整治,一旦明年再鬧出糧荒朕怕是也無力回天了。屆時不用等北虜建虜來打,大明江山也得換人來坐了。”
但這個建議馬上就被皇帝否了,同時還有些許責備之意。做為工部首腦,水利設(shè)施年久失修本來就有責任,現(xiàn)在還敢說便宜話,真是不知道死字咋寫。
另外這個建議也壞到了骨子里,興修水利的銀子全是皇帝掏的內(nèi)帑,關(guān)太倉個屁事。合算一轉(zhuǎn)換用途就把這筆銀子給變成餉銀歸戶部管了,小算盤打得真響啊!
“陛下是不是已經(jīng)有了合適的人選?可否讓臣等參謀一二,非大奸大惡、碌碌無為之輩,想來也配得上總兵一職。”
做為內(nèi)閣首輔,別看沒啥實權(quán),但在政務(wù)上卻比六部九卿有更多話語權(quán)。沈鯉看著皇帝若有所思的表情,又覺得有點熟悉,試探著表明了態(tài)度。
如果皇帝提出來的人選不是太具備爭議性,他和他所代表的東林系官員就愿意賣個面子,權(quán)當是你來我往的成本,總不能光要好處不付出吧。
“非也、非也!朕是在想為何不能退守山海關(guān),待國力充沛之時再遣精兵強將,一鼓作氣掃平遼東腹地,順便也收回了故土。
如此一來戰(zhàn)線可以縮短十倍不止,原本捉襟見肘的兵力馬上就能得以緩解,多余的兵力可酌情安排在永平府、薊州、延慶州、宣府鎮(zhèn),加強長城防御力量,阻擋北虜南下騷擾。”
繞了足足兩個多時辰,又是聽取人選簡歷又是讓出很大利益,拼了命籠絡(luò)文官集團,此時才圖窮匕見,說出了真實目的,放棄遼東!
這個想法早在景陽宮里當皇長子的時候就已經(jīng)思考成型了,但不是完)
喜歡不明不清請大家收藏:()不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