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陛下,應州之事雖然蹊蹺,可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也不見得是胡編亂造。”
光聽皇帝講課沈鯉并沒什么不快,但對于這番謊報軍情的推論和捎帶手影射當朝官員操守的總結真不敢茍同。指責你皇家先輩可以,反正他們都死了不會辯解,可別拿這些捕風捉影的事情惡心別人。
“嗯,確實存在巧合。還真巧了,十月份應州大捷,小王子十一月就死了。好啦,先不追究當年的實情,繼續說蒙古。
自元朝被大明逼到了漠北,代表著最高權力的大汗之位就像走馬燈般換來換去。造成此種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每位稱汗者都沒有屬于自己的地盤,完全依靠追隨者擁立,太被動了。
經過滿都海和達延汗的不斷努力,這種情況終于得到了徹底改變,有了屬于自己的部族草場,察哈爾部。以此為基礎又擊敗了瓦剌部,陸續把支離破碎的蒙古部落整合到一起。
按照成吉思汗時代的傳統,統一后的蒙古被劃為左右兩翼,左翼為東蒙古,右翼為西蒙古,總共六個萬戶。察哈爾、喀爾喀、兀良哈屬于左翼,鄂爾多斯、土爾扈特、永謝布屬于右翼。
除了直屬大汗的察哈爾萬戶之外,其余五個萬戶分別由達延汗的子孫繼承,權力非常大也非常獨立,很像我們周朝的分封制。
從當時的情況看,這個辦法有效的把蒙古各部捏合在了一起,很高明。但用更長遠的眼光看,好像并不算一步好棋。達延汗死后,各部因為發展速度不一致,矛盾逐漸又尖銳了起來。
完)
喜歡不明不清請大家收藏:()不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