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他,連跟了兩代君王的福喜在聽到那個名字的瞬間,心也咯噔了一下。
難怪劉家能失心瘋一樣攀咬其他幾個世家,一切若是文綺的手筆,那就毫不意外了。
這個當年就被陳皇后夸贊有“經世之才”的女人,如今時隔十數年,終于顯露出了她隱藏許久的真面目。
只是蕭俞可以自亂陣腳,奉先帝之命輔佐蕭俞的他卻不行。
一手將他提拔起來的先帝臨終前曾握著他的手,艱難地和他說:“朕如今唯一可以信任的人,只有了你,福喜。”
“阿楠恨朕,他早晚有一天會重翻陳家舊案,你別讓他……別讓他毀了朕的一世英名?!?/p>
福喜深深呼出口氣,語重心長地提醒蕭子衿:“王爺,西北軍正忙于戰火,有些事兒您就退一步吧?!?/p>
“您如今位高權重,何必摻和到以前的渾水里頭?”
“過去的便讓他過去吧?!?/p>
蕭子衿沒忍住冷笑出聲:“公公好氣度。只是公公還記得陳家一共多少口人嗎?”
“七百二十八口。”蕭子衿盯著他,目光冷下來,“連同府中伺候的下人和其父母子嗣,均無一活口。”
“本王一力撐起西北三州,靠的也不是北境方家。三大世家?他們算什么東西?”
蕭子衿起身一拂袖,不等福喜再勸就喚了趙嶺進來。
“送客?!?/p>
趙嶺快步走進來對著福喜一攤手示意:“時辰不早,我家王爺也得去上早朝了,公公還是先請吧。”
福喜還想說兩句,蕭子衿已經徑直離開了,等他出來靜王府的車架已經前往了皇宮,只遠遠留下一個小黑點。
跟著他的小太監小聲問:“大公公,如今可怎么辦?”
福喜橫他一眼:“還能如何?當然是回宮?!?/p>
趕在早朝前,福喜將蕭子衿的回復稟告給了安慶帝,一番話聽得安慶帝臉色發黑,直到去上早朝的時候都沒緩過來。
粗壯的蟠龍柱旁,穿著親王的朝服蕭子衿不動聲色地站在原地,只在蕭俞出來時敷衍地掀眼皮丟過去一瞥。
明明站在下方的是他,蕭俞卻下意識咽了口口水。
跟在他身后的福喜連忙低低咳嗽了下,左手抵住他的后腰,示意他別停。
文臣武將分別站成了兩排,中間空著一條過道,涇渭分明。
左側武將首位的蕭子衿還沒出聲,站在右排隊伍首位的彭聞倒率先站了出來。","chapter_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