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走得極慢,
雖說都是騎的馬,
速度卻是與前面步行的絲竹是一樣的。每隔一段便有前哨回來通報情況,無論是衛(wèi)軍,還是大臣的馬蹄絲毫不亂,
梁子君從未親眼見過任何戰(zhàn)事,雖有讀兵法,
但不過也是紙上談兵,說不上精通此道,
可就她這些日子所見,
西夏雖說已失了些城池,但制軍卻是嚴謹,并沒有她想象中的亡國之軍那般渙散。
西夏之亡,
也許并不能歸于西夏太弱,
只能說成吉思汗的鐵騎太過強悍。西夏本就不大,土地也不夠肥沃,
物產(chǎn)貧瘠,
半個世界都亡了,它有能如何!
到太陽完全升起的時候,他們到了一個峽谷的口子上。兩邊的巖石幾乎是垂直而上,入了云霄,中間不過是堪堪四匹馬寬的一條路。這簡直就是天然的伏擊之處,
只待他們一進去,出來一對人,前后一堵,
或是放箭,或是放火,如甕中之鱉一般。梁子君與黃藥師相視一眼,身下的馬都拉住了。
李純佑卻在前面說:“德兒,這是每一個西夏王必走的路,任何天險都擋不住我們黨項人的決心和馬蹄?!?/p>
話是這樣說,實際的情況是,每個西夏王來這里前三天,兩邊的山崖及周邊兩里以內(nèi)就被衛(wèi)軍搜了個遍,連只活兔子都不會有。這個時候梁子君也看到了在邊上不起眼的一個角落里,擺成三角形的樹枝,那是小三表示安全的記號。
穿過峽谷再往前三里路便是祭壇,一共四層的圓壇,每層九級臺階,青石板的臺階,漢白玉的圍欄上雕的是眾佛圖,四周一共漢白玉的表柱。常年設(shè)衛(wèi)兵守衛(wèi),最高的那一層除了西夏王及王室直親以外無人能上去。
可是如今的李純佑已經(jīng)沒有辦法自己上去了,雖然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踏上這個祭壇。
梁子君背著李純佑往上走的時候,他顯然很高興,總是蠟黃的臉上泛了些紅光。他說:“先王第一次帶我來這里的時候我才三歲,那時就覺得這臺階太多了,可也不敢說話,最后先王把我抱上去了,那天我高興壞了,因為都說從來沒有一個王子是被抱上祭壇的,所以我一定會成為下一個西夏王。所以你三歲那年,我也把你抱上去了,你記得么?”
梁子君只能說:“不記得了,以前的事好象都不記得了?!?/p>
李純佑說:“如果記得就好了,那時候我還給你套過一頭小鹿,你很喜歡,恨不得睡覺都跟它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