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這五天,皇帝養好了身體,大臣們也走完了親戚,初六他們各自收了心回到衙門里,正想把這些天積壓的公務處理完,就發現有情況。
說的就是通政司。
衛成做右通政的時候主要是管事情,等他升任通政使就變成管人居多,尤其上年同皇上談過,明確自己三年后一定會調走,他把精力主要放在整頓衙門以及培養接班人上,憑一個人做不完所有的事情,她最大限度就只能把這邊衙門的風氣肅清了。
衛成反正能做的都做了,結果正月里還是出了個事,也是因為涉及自身利益,衙門里有人試圖截下奏折,事情沒做得周全,猛一下就捅穿了。
這就是衙門內部的問題,最后還是衛成查明之后出面處置的,為這,他又費了不少心力。
忙完回來他還感慨來著,說朝廷上就沒有一天是清靜的,永遠有事情。姜蜜想想,官員們食祿米領俸銀不就是為百姓解決問題的嗎?沒問題還要他們作甚?
想也知道男人只是回到家來放松下順口說說,姜蜜也沒應聲,一下一下給他捏著肩膀。
“那邊宅院我收拾好了,直接可以脫手。”
衛成給她捏得正舒服,閉眼應了一聲,說趕明就去辦了,又問姜蜜會不會覺得現在這宅院擠了?還是過兩年再拿“欠條”去找皇上。
姜蜜想了想,說:“過兩年再說吧,眼下又沒立功又沒升職,不是討賞的時候。”
又安靜了一會兒,姜蜜說:“日子過得真快。”
“怎么突然感慨起來?”
“是想到再過幾個月硯臺就滿十一歲,再有一年他該去國子監了。這個兒子從小跳脫,咱們有心拘著他,才讓他個性沉穩一些,老這樣也不是辦法,還是得讓他去接觸同齡人。他是男子漢,得走出去,看看外面是什么樣子,交些朋友。”
衛成恍惚了一下,想起兒子幼時模樣,覺得日子過得真挺快的,感覺才不過一眨眼就十年了。
他們離開老家十年,上京十年了。
“算一算毛蛋虎娃也到議親的歲數,尤其虎娃,他該相看了,年前那封信上也沒提到,不知道二哥二嫂怎么想的。”前頭兩房的其他孩子衛成沒見過,給他深刻印象的就只有毛蛋虎娃以及春生。春生還有幾年就不說了,毛蛋虎娃里面,毛蛋是機靈的,為他著急沒必要。虎娃這孩子就讓人放心不下,他也聽話也孝順哪里都好,唯獨只有一點不夠聰明,因為這,他越長大越被忽視,二嫂惦記著登科讀書的事,也不知道有沒有為虎娃考慮。
“相公你是不是有些擔心?怕二嫂心完全偏向后來的,疏忽了虎娃?”
“是有點,那兩房人里面,心思最干凈的是他,他那個命偏偏也是最不好的。這些年陸續都有書信往來,蜜娘你回憶看看,二嫂提到登科多少回,提到虎娃又是多少回?家里兄弟多了就怕這個,怕爹娘心完全偏向其中一人,徹底忽略其他。當初娘雖然偏疼我,也沒有偏到這地步,兩個哥哥到歲數就成了家,他們終身大事爹娘都是很上心的……我看二嫂學的是娘,比起娘當初可謂變本加厲了。”
姜蜜就是當娘的人,她也知道孩子們里面會有格外討人喜歡的,人非圣賢,要讓做父母的對每個孩子完全是一個態度,不現實,她是盡量把水端平,尤其對兩個兒子,態度不敢有多少偏差。
哪怕兩人個性上南轅北撤相去甚遠,姜蜜也是盡量去發現他們的優點,她得要發自內心的去欣賞和喜歡自己的孩子。
人聰明當然好,活潑開朗當然好,少言寡語其實也不錯,都是好孩子,各有所長。
包括福妞,哪怕她不如兩個哥哥成熟,并且完全顯露出女兒家的嬌氣,姜蜜也很喜歡她。就是小姑娘一個,喜歡漂亮哥哥正常,見不著人抹眼淚也正常。
“有個事娘恐怕沒同你說過……”
姜蜜才起了個話頭,衛成就抬眼朝她看來。
姜蜜停下手里的動作,繞到衛成身邊坐下,說:“平常你去衙門了,我跟娘閑著沒事就會聊天打發時間,以前沒孩子的時候愛說你,有了他們三個話題經常在孩子們身上。娘說過,當幾個兒子之中,有一個明顯出息大,做父母的就會把希望寄托給他,尤其鄉下地頭更是這樣,誰有出息指望誰是人之常情。那時候大哥二哥說不想讀,只你堅持下來,娘說她當時心就有些偏了,時間越長偏得越厲害。后來她想到對幾個兒子態度相差太大可能讓親兄弟生出罅隙,甚至鬧到家宅不寧,她就開始從大哥二哥身上發覺長處。讀書不行至少人勤快肯聽話會種地……如果只看到讀書這一個點,對比會越來越強烈,得去發現他們的優點才能補起心理落差。虎娃可能讀書不行,人不錯的,他從小就規矩,肯聽話,不鬧騰,是個好孩子。”
仔細想想有這么個兒子其實是好事情,甭管日子過成啥樣,他總不會扔下爹娘不管,有這么個兒子就等于老來有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