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的登科倒是還小,過幾年總要用到的。
聽那些讀書人說,有翰林官的注解,只要用心讀了好生記住,考秀才不用說那肯定是一點兒也不費力,再努把力還能博個舉人功名。
衛(wèi)家兄弟這幾個月把腸子都悔青了,咒罵那個跑腿的不知道多少回。
他肯出八十兩一定知道那套書的價值,才不是單純想沾喜氣。
黑心鬼,那真是個黑心鬼,占了他們大便宜。
……
又等了些天,地方上還在為掛田的事鬧騰,衛(wèi)成的書信已經到了。這是頭一回信沒送到兄弟手中,它被交到大叔公手里,大叔公也不認字,請人幫著念了。
信上說衛(wèi)父衛(wèi)母動了真怒,讓兩個兒子好自為之。
田,田給了;書,書給了;能混出個什么樣看他們自個兒。又拜托大叔公請他看著點,兩人沒出息就算了,由他窩囊,要是想做歹事壞衛(wèi)氏名譽拖累家里,直接給他上家法,該打就打不必客氣。
還提到之前那套是衛(wèi)成四年心血,他當官很忙的,擠著時間才做完那些注解,輕飄飄一張嘴再要一套?上哪兒要去?
大老遠送回去的經文注解他拿去賣了錢。
那好啊,就看那錢能不能用一輩子。
讀的人小心翼翼,聽的人嘆息不已,終于還是走到這一步,兩兄弟徹徹底底讓父母涼了心。一般說來父母對子女都是諸多包容,一些小毛病都能忍耐,畢竟是親骨肉,現在那老兩口竟然把話說絕了。
原先就算知道衛(wèi)家兄弟有些罅隙,看衛(wèi)成還管他們,十里八鄉(xiāng)都很給衛(wèi)大衛(wèi)二臉面。
現在不一樣了,哪怕都知道衛(wèi)成是四品京官,既然他不管這兩兄弟,其他人也就是不趕著得罪,沒人再奉承他倆,畢竟奉承了也沒用啊。
李氏還不敢相信,喃喃自語說他們的確一時大意讓跑腿的坑了,老三就不想想家里?不光是兄弟家,還有大叔公家,還有他岳父家,不都有人讀書?咋能說不管就不管了?那毛蛋咋辦?登科咋辦?
“你們不是總說他倆聰明,不比當初的衛(wèi)老三差,那就讓他們自個兒悟唄?衛(wèi)老三當初也是憑本事讀的,沒人幫他,這還中了二榜進士。”
瞧熱鬧的笑話了一句,陸續(xù)走了,原先還算熱鬧的衛(wèi)家門前也冷落下來。
原先哪怕分家各過個的,旁人看他們都覺得是血脈相連的兄弟。
這一回徹徹底底讓人明白。他們再不是一家人,而是完完全全的三家人,早先照應那幾回不是本分,是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