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比去鎮上買的對子好看。”
正說著,衛父提著一尾大鯉魚回來了,他剛上院壩就看到貼在大門口的福字和對聯,笑道:“還是三郎麻利,我出去一趟回來對子都貼好了。”
看鯉魚回來了,姜蜜沒再去瞅那對聯,她準備殺魚。
衛成指了指桌上擺的五福臨門,說:“寫給大哥二哥的我送去了,這副是準備送給大叔公的。”
“我拿過去,三郎你說說這寫的什么?別等人問起來我答不上話。”
衛成指著墨跡已干的對聯,給他爹讀了一遍,衛父在心里跟讀一遍,估摸記住了才卷上對聯拿起福字,往大伯家去。眼看要下院壩,他品出不對勁來:“老大老二出去了我知道,你兩個嫂子呢?還不來幫忙?”
“嫂子剛才來過,又回去了。”
這就更怪了……“放著這么多活不干,回去干啥?”
吳氏叉著腰走出來,說:“是我讓她倆滾蛋,她拿著白菜蘿卜過來吃我的肉,我要給她吃我就是傻的!老頭子你別去喊老大老二,年夜飯咱們自己吃,我看著他們氣不順!前頭給三郎擺酒就算了,是我要擺酒,該我出錢出力。后來吃殺豬飯也算了,也是我要殺豬。沾了兩頓油葷還不夠,我沒那么多肉給她吃!”
衛父是聽說有人打了魚才急急忙忙拿錢出去,想買一尾,沒想到出去這么會兒家里就鬧翻天了。
三個兒子住得這么近,年夜飯不一起吃,這事想想挺不是滋味。衛父也怕慣得他們,猶豫之后同意了老妻說的。三郎中秀才,該請!刨豬湯,該請!可沒聽說年夜飯也要做爹娘的張羅出來請他們吃!衛父心想,老大老二家的還惦記著那百十斤肉,怕是嫌臘月二十那天給他們分少了,又不敢鬧,想趁過年多吃一些。
喂個豬哪是那么容易的?老妻平常寧可自己晚點吃也不敢餓著它,天天給它喂飽精心伺候一整年才殺出一二百斤肉,全分出去了她圖個什么?
“行吧,老婆子你說了算。那你和老三媳婦多忙一點,我給大伯家送對聯去。”
衛父拿著對聯出去,路上遇見鄉親,鄉親們紛紛問他這是不是衛成寫的?寫的啥?衛父還記得兒子教的,就給鄉親說了說,別人聽著覺得好,說也想求一副。
陸陸續續的,衛家屋前來了不少人,全是揣著銅錢來求對聯的。
“寫對聯可以,費紙費墨的也不能白寫。”
“秀才娘你說啥呢?咱還能白占你家便宜?我才去過鎮上,外面一副十個銅板,十個銅板能買兩斤白米了,你給少點唄?”
吳氏腦筋一轉,說一副對聯八個銅板,給十個銅板能多得個福字,過年了門前不貼個福嗎?
“大過年的咱不講價,你就讓三郎給我們寫個好的。”
吳氏提著布兜在收錢了,邊收邊說:“那還不簡單?我兒子是秀才!還是一等秀才!寫出來的對聯不比鎮上賣的強?你們今兒個來對了!”吳氏到院壩上發財來了,姜蜜留守灶屋,衛成邊聽他娘侃大山邊給鄉親們寫對聯。一連十多副寫下來,他把六畜興旺五谷豐登萬事如意財源廣進人壽年豐喜氣盈門大吉大利這些寓意好的全輪了一遍……雖然花了八個銅板,拿到的都很滿意。
年三十還賺了一筆,福字和對聯加起來換了一百多個銅板,吳氏牙豁子都笑出來了,先前那點不痛快也一掃而空,她把銅板倒出來數了三遍,數明白了才拿回屋去仔細收起來。
“這錢娘給你收著,哪天要用你問娘拿。”
“筆墨紙都是娘買的,我不過提筆寫了幾個字。”
吳氏喜滋滋說就是那幾個字才管錢,筆墨紙不費什么,“也虧我遠見好,買紅紙的時候多拿了一些。”
“娘一貫比旁人有見識,才能把日子過得這么紅火。”
姜蜜一邊張羅飯食一邊聽外面母子磕牙,忽然覺得相公能討婆婆喜歡也不全靠學問做得好,讀書人說話就是中聽,看婆婆高興得!
衛家這三兄弟拉出來比比,吳氏會偏心真不難理解。
衛大郎兄弟回來的時候,天色將暗,跟著就該合家圍坐說著吉利話吃年夜飯,他倆半路上就商量說先回去換身好點的衣裳,再上爹娘那頭去,一回去卻發現婆娘孩子還在家中。衛二郎問李氏怎么沒去幫忙?李氏苦著臉低聲說:“娘說別空著手去,大嫂就拿了些白菜蘿卜,娘一氣之下把我們趕回來了,改口說各吃各的。”
“那咋行???”衛二郎臉色都變了,又問李氏,“你拿的什么過去?”
李氏原想避重就輕,看躲不過了,說:“我想著三郎平常總在吃蛋,估摸娘那頭蛋缸空了,就拿了些蛋。”
“就幾個蛋?菜呢?肉呢?你切塊豆腐拿點花生糖快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