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公熟門熟路拿拐杖敲了兒子一腿子:“還不打水來給我洗個手。”
他兒子跑的飛快,趕緊去打了水來,洗干凈手之后,他們才退開了小心翼翼的將字畫展開。
“認字兒的來看看,這是啥?”
“是仙翁捧桃給太爺爺祝壽,看這上頭還有只仙鶴,仙翁一定是騎仙鶴來的。還有這里,寫著瑤池果熟三千歲,是說天上王母娘娘的仙桃三千年一熟,就是中間這個仙桃,太爺爺看到沒。”
“還有一句呢?”
“我看看,那也是祝您長壽的?!?/p>
“字兒那么復雜你都看懂了?”
曾孫子嘿嘿笑道:“其實沒咋看懂,底下寫的不是九十春?那肯定是夸您高壽,不會是別的?!?/p>
“你倒狡猾!”
大叔公還在說曾孫子,給衛家送禮來的就幫著解釋道,說那是海屋籌添九十春,海屋籌添這說法出自蘇東坡,就是長壽的意思。
大家伙兒還在那兒不得了不得了,說官老爺家的下人都這么有文化。
“也就是認幾個字,至于這套說法是跟老爺撿的,我們老爺拿到祝壽圖后展開看過,解釋了這上下句的意思,我聽著就記住了?!?/p>
“三郎在信上說他又升官了?現在是尚書?”
管事答道:“是從一品吏部尚書,京城里的天官老爺,厲害得很。”
“怎么說?”
“我知道,這個我知道,吏部就是管那些官吏的是吧?”
“沒錯,吏部管天下官員的升降考課調動任命,四品以下吏部尚書就能拍板決定,說了準算,四品以上才需呈報皇上,請皇上復審。所以說吏部尚書是天官老爺,也就是官老爺頭上的官老爺?!?/p>
后山村這些鄉親又開眼界了,逮著衛成好幾輪夸,夸完想起是三份禮單,其中兩長一短,衛成送來的東西最多,其次是衛大家,還有虎娃跟荷花的。
“他們三房都有了出息人,好,真好。二弟在底下看著不知道該多高興?!?/p>
管事的笑道:“出京之前聽夫人跟太夫人合計,說過年要祭祀祖先,將這光耀門楣的大事情告知衛家先輩??磿r候,應該已經祭拜過了,跟著就要搬去新宅。老爺子您要是有機會能去京城看看多好,我們大人得了皇上賞賜的尚書府,是并三座的五進大宅院,東西還帶兩個園子,一刻鐘時間您繞著院墻走不完一圈。就連大門口掛那匾額,那字兒都是皇上親筆題的……”
管事的吹了個痛快,村里人聽了個夠本,哪怕送回來這些全是給衛家老頭子,同他們丁點干系也無,他們有熱鬧瞧就高興。
吹完牛,那管事也沒立刻動身回京,還等了些天,等著吃了老爺子的九旬壽酒,又帶了幾個碗幾包糖幾壇酒還有些鄉下土產回去。
他還在回京路上,日子就晃晃悠悠到三月里,京城貢院春闈開考,衛成一家喬遷新居。
姜蜜跟男人一道乘馬車過去的,到地方之后,她由衛成扶著下去就看到那陌生又熟悉的宅院。
這地方她十多年前來過,沒想到再來竟是進自個兒家門。姜蜜站在臺階下看了很久,她愣神的時候公婆已經先一步上去,男人等了會兒,看她還沒回神,就笑問道:“夫人看夠了嗎?時辰差不多,該進去了?!?/p>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