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哦,讓衛家人知道了不鬧?
鬧起來那名額要是保不住呢?
不能說,這事得爛在肚子里絕不能往外說。
姜父剛才聽著沒插嘴,這會兒感慨了句:“人真是不能短視,衛大衛二跟衛三分家的時候可想過今日?要沒分,他們是一家人,這名額咋說都輪不到我們。分了家,也就是關系近一點的親戚?!?/p>
錢桂花感覺這話是說給她聽的,她縮了縮脖子,心想胳膊是擰不過大腿,平明百姓咋能拿捏得住當官的?
“那么好的學堂,進寶可一定要好好讀,以后也考舉人考進士當大官?!?/p>
“人還小,早著呢?!苯缚聪蚬纷?,“等過完年,你去個信好生答謝蜜娘,這個名額就算衛彥衛煊用不著,那也稀罕,能給到咱們不容易。”
“爹我知道。”
趙氏也說:“可惜不能當面謝謝姑姐,我們成親的時候就得了姑姐一全套的首飾,頭年又拿了百多兩銀子,這個名額就更貴重……這么多的恩情怎么還得起呢?”
“做姐姐的幫你們沒指望你還……”
趙氏抿唇:“等進寶大一點,咱得好生跟他說說,他以后上了京城有機會孝敬他姑?!?/p>
想著當初議親的時候,趙氏心里有些迷茫的,家里人都說姜家不差,姜狗子雖然像這樣,再差他有個當大官太太的姐,做姐姐的不為兄弟打算?趙氏性子軟和,從來都很聽父母的話,看他們都那么說就沒什么抵觸的嫁過來了。要說她心里其實有一點點失落,姑娘家到十幾歲都會想想以后嫁什么人,生幾個娃,過啥日子。她也想過,唯獨沒料到會嫁到這家。
等她嫁過來,日子過著倒還不賴,看男人出息雖然不大,至少人好,也體貼她。
如今男人上進了,兒子的將來也有了盼頭,趙氏實心實意覺得自己嫁著個好人,她心里踏實極了。
年初二狗子陪趙氏回了趟桃花村,才一過去狗子就讓丈人絆住了,趙氏跟到灶上去幫她娘搭把手,一邊做飯一邊說話。她娘問了不少,問姜家人怎么樣?待她好嗎?外孫子人呢咋沒抱回來看看?……又說起姜狗子那個人在京城做大官太太的姐,問他們一年到頭有沒有往來?關系咋樣?
趙氏想起國子監免試名額心里就甜,笑道:“娘別擔心,我都挺好。進寶還小,我婆婆怕抱他出來著涼,過段時間天暖和起來我再抱她回來一趟,給您好生看看?!?/p>
“我有空去前山村看你也行,你說說衛夫人。”
“大姑姐跟我婆婆關系一般,跟相公好,雖說是同父異母的姐弟,他們比一個娘生的不差什么……她一年總有兩封信來,對家里的情況很關心,也替我們考慮了很多?!?/p>
名額的事不方便直接說出來,趙氏尋著機會還是說了許多好話,到她嘴上姜蜜就沒有一處壞的,心胸寬廣,看得長遠。
像這種人,你還覺得她不好,那不是她出了問題,是你不對。
趙氏她娘聽懂了,叮囑女兒多跟京城那邊的學:“當初姜家看上你就是看上你勤快懂事賢惠,說很像出嫁之前的衛夫人。娘只盼你不光性子像那位,頂好連命也像她?!?/p>
趙氏覺得她這個命恐怕像不了大姑姐,倒是有機會像大姑姐的婆婆——衛家老太太吳氏。
她現在不指望男人干出大事,就盼著進寶以后不要糟蹋了去國子監求學的名額。聽說就連官宦人家要進去都不容易,對尋常人家稱得上十分珍貴。
姜家這邊感覺受了天大的恩惠,輕易報答不了的那種。這回就連錢桂花都認真反省起來,覺得自己原先是過分了。
她輕易不愿意跟人低頭的,這回實實在在低了頭,年后送回去京城的書信里面,有幾句是錢桂花口述讓狗子寫下來的,就是給姜蜜賠不是的話,說當初對她不起。
姜蜜看到的時候京城已經很暖和,她是在一個午后曬著太陽看的信,看完撐著左腮在院里的石桌前倚了好一會兒。
早年的事她現在很少想起,哪怕想起來也不覺得苦,對老家鄉下還有些懷念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