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成升了三品通政使,按說多少要開幾桌席,因著姜蜜月份要到了,誰都怕在這節骨眼上鬧著她,商量之后準備等娃出來一并慶祝,算作雙喜臨門。
太醫也說十月間肯定要發動,想來也等不了多久。
這時候,衛家已經準備好產房,也請到接生婆子,照她吩咐將需要用到的樣樣東西全都備齊,還尋摸了個醫女。吳氏說哪怕是第三胎,生娃本就兇險,家里人當然都希望一切平安,也怕中間有個什么情況,故有備無患。
為了求平安,吳氏前段時間上過廟,又跟衛家祖宗念叨過,姜蜜也沒做夢,家里人還算安心,現在唯一只想知道這胎生男生女。
衛成想著懷胎辛苦,生一個就很虧氣血,看衛彥衛煊都還聽話懂事,人也聰明,這前提下有他們兩兄弟頂門戶傳承香火足夠了,他指望這胎生個閨女,往后就別再懷。
聽太醫說,女人家年輕時本錢厚,身體虧一些能補得起來,越往后就越難。
衛成瞧著也是,蜜娘只比他小兩三歲,他翻過這年就三十而立,蜜娘也得有二十七,他們大兒子都七八歲,做父母的稱不上年輕了。
懷前面兩胎的時候,媳婦兒都說沒多大感覺,生完補個把月看著面色紅潤精神極好。這胎就難了很多,其實不光姜蜜,衛成都感覺快三十的他和二十的他大不相同。
二十那年剛成親,人在鄉下,挑燈讀一夜書也沒覺得有什么,那會兒要不是怕費燈油,他能天天讀到半夜。
現在比不得了,現在睡得都比前幾年早,不敢通夜通夜的熬,怕睡不好到衙都沒法專心做事。
他是這樣,蜜娘估摸也差不多。
衛成沒跟人提,心里想著生個閨女就不要了,這一冬給蜜娘好生養養。他從來運氣都不咋好,經常是求星星得月亮,這回倒是滿足了他。
姜蜜在小雪節前發動的,她發動的頭天晚上,京城下了整夜雪,晨間出屋一看院子里已經清掃過,屋頂上還是白茫茫的。這是入冬之后認真下的第一場雪,這時候大家伙兒才真正感覺到嚴冬要來了。
婆子在灶上備著熱水,往各屋都送了,又在老太太的吩咐下灌上銅湯壺給太太送去。
銅湯壺被塞進檀色的厚布套子里送來的,姜蜜捧著是感覺暖和多了,她抬眼想透過窗戶往外看一看,發現窗戶關得嚴嚴實實,想讓婆子扶著走門邊去瞧瞧,這時衛彥牽著他弟弟過來了。
“外面真冷,比昨天冷多了,娘多穿點沒有?”
兩個小的進屋之后還沒敢立刻往姜蜜跟前去,他們暖和了一下,摸著寒意去了才往里頭走。
姜蜜把銅湯壺讓出來,讓兩個小的暖暖手,兒子們不接。
她只得招呼婆子上熱茶來。
婆子領命去了,姜蜜問硯臺怎么沒去讀書?
“晨讀了半個時辰,先生準我過來給爺奶和娘請安,歇會兒再去上課。”
“是哦,我懷著你妹妹,這幾個月都起得晚。”
姜蜜說著看向宣寶,宣寶仰頭回看過來,母子兩個大眼瞪小眼,過了會兒,他問:“妹妹今天出來嗎?”
硯臺也在掰指頭,說今兒個十月十八,太醫說十月間會生,可十月都過去一大半了,她怎么就不著急呢?
姜蜜聽著覺得好笑,才笑了一聲,來感覺了。
就是那個熟悉的要生的感覺。
她一把抓住硯臺手腕:“去找你奶,我恐怕要生了。”
吳氏在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