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里報過平安之后,衛成一門心思撲在學問上,他壓根沒想過還能收到家里回信。三月初鎮上學塾同窗親戚帶了封家書給他,衛成答謝過對方,將書信拿回屋里仔細拆開。
看字跡就知道是同窗代筆,內容該是爹娘口述的,讀來句句熟悉,字里行間全是家的味道。
爹說家里一切都好,讓他不必掛懷,又說既然有幸進了府學就讀出個名堂來看看,反復強調他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做學問,其他都不用惦記。
娘的格局就小一些,提到很多家中瑣事,像雞啊豬啊家中田地地里莊稼。
排在最后才是蜜娘,她那部分只不過寥寥數語,叮囑衛成讀書之余也要好好照顧自己……
畢竟是請人代筆,心里話她都收著沒講,即便如此,衛成還是歡喜,他又重頭看了一遍,才將書信疊回去,妥善收好。自從收到家中來信,衛成越發努力,府學先生是正經學官,本事比鎮上學塾的塾師大多了,眼力也強。當初衛成風塵仆仆趕來宿州,自稱是松陽縣來的,頭年考上廩生想拜入府學。
問了年紀,聽說及冠不久,學官聽著還過得去,給了個機會,命題使他做文章一篇。
衛成思索片刻張嘴就來,學官聽了幾段,驚了,問他真是頭年考上的?前些年做什么去了?這水平遠遠超過了啊!
看學官真的好奇,衛成就把他最近幾年的經歷簡單說了一說。他有靈性,起先比同窗差些進度,追上之后就逐漸顯出不平凡來。四月份,老家忙著插秧的時候,衛成在旬考中拿了一甲第三,后來他慢慢就成了一甲常客。府學這邊小考成績出來學官只會口頭表揚,而大考是有獎勵的,一甲第一給發五兩銀子,第二三兩,第三二兩。衛成在這頭讀了幾個月,賺上錢了。
抄書掙的、賣米掙的、加上學堂發的獎勵,帶出門那十幾兩銀子一點兒沒少,月月見漲。
在鎮上學塾那幾年,除了爹娘之外人人都嫌他讀書費錢。說要不是他,家里頭日子不知道多好過,哪用這么摳搜儉省?早年衛成沒懷疑過自己,只是想著現在花了家里的錢,以后出息了要翻倍讓家里人享福。信心動搖就是那三年倒霉害的,要不是爹娘堅持,時常給他鼓勵,加上成親之后蜜娘也很旺他……要不是他們,衛成覺得自己一定沒有今天。
幸好考上廩生進了府學,他才知道讀書也能不費錢,不僅不費,還能反過來補貼家里。
衛成第一次拿到獎勵在五月份,他考到一甲第二,領了三兩白銀。
之前怕太麻煩同窗他克制著沒再往家里傳書,這回實在高興,忍不住又寫了封信,在這封信里衛成詳細說明了府學的各項制度,重點提到學官對他的賞識,表示自己沒給老衛家蒙羞,最近一次考試他排一甲第二,學堂給發了三兩白銀作為獎勵。那三枚小銀錠裝在一個藍布袋子里面,一并托人帶回去了。
也是他運氣好,書信和銀兩拿過去沒幾天,就有馬車跑松陽縣送貨,書信先被送到松陽縣城,耽擱了幾天又轉到鎮上,交到衛成那同窗友人手中,那人拿到之后等旬休去了后山村。
這時候天已經很熱了,從上個月就沒降幾滴雨,日頭很毒。小暑這陣子原本就是作物瘋長的階段,正常來說都得忙著補水補肥,別說今年天干。衛父和婆娘吳氏將心力都耗在地里,衛成那同窗過來的時候,衛家老屋只有姜蜜,她剛往豬圈的石槽里補了食,出來洗了個手,端著放涼的開水在喝。
喝到一半聽見虎娃在壩下喊她,姜蜜擱下粗瓷碗,走到檐下。
她問啥事兒,虎娃就指了指那邊穿著細布長衫的男人。
這人只來過衛家一回,可姜蜜記得他,他是上回幫忙送信那個,姓萬。
姜蜜心中熱切,招呼說:“是萬兄弟?今兒個過來可是我相公他……”
“沒錯,我替衛兄送信來。”
姜蜜趕緊請人上院壩,倒了涼開水請他喝,讓稍等一會兒,才準備把爹娘喊回來。家中來了客,她不好丟下客人下地去,就進西屋去抓了一小把花生拿給虎娃,讓他跑一趟,跑快點。
虎娃心眼比毛蛋要實,他點點頭,把花生裝在李氏縫的兜兜里,將開口捏住,就飛快的跑了出去。姜蜜在院壩上等著,不多會兒衛父他們就小跑著回來了。
兩人都是一頭汗,顧不得擦,問:“虎娃說有三郎的信,真的嗎?”
姜蜜點頭,她指了指在屋檐下乘涼的萬兄弟,看衛父上前去跟對方寒暄,又去給公婆倒水。等到衛父和慢一步回來的吳氏歇過來,沒再喘了,衛成這個同窗友人才把書信以及一起送來的藍布袋子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