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在于你比別人差太多,要學的就多,經史子集都要去讀,不光要讀,還要讀透。讀透了才能到御前去伺候,給皇上講經不是個草率的活。
衛成知道自己有多少斤兩,時至今日,他學問也就湊合??赡鼙忍斓紫戮懦啥嗟淖x書人要好,卻比不上衙門里這些老翰林。他是走偏門得了皇上的重用,這才在衙門里站穩腳跟。很快,國丈沒了的消息就要傳遍,那一家子跟著就要退出朝堂,他也要去通政司頂差事了。
通政司右通政,是個你只要正直就容易得罪人但同時也很要緊的活。
經歷過前幾個月的大風大浪衛成那顆心都快成鐵打的,堅強得很。現在不少同僚發覺他運道好,除非是沒得選必須要對上,平時沒人來招惹他,頭頂這個光環去通政司,想來倒是不錯。
又想到等過兩天圣旨下來,娘她們的誥命又能升上一升。
六品是安人,五品是宜人,至于四品——叫恭人。
衛成是個出主意的,具體的事情不用他經手,他從宮里出來之后就挺閑。要是平時就埋頭做分內事去了,今兒個心里裝的事多,一會兒想到國丈那邊,一會兒想到宮里,又想到自己馬上要離開翰林院,真沒顧得上做什么。
不光是他,同僚也差不多,他們起先圍著討論了一陣,回頭就有人寫文章去了。這回國丈鐵定完蛋,大家伙兒自然要緊隨皇上的步伐,寫文章抨擊幾句,也幫著引導一下民間輿論。
別人倒是干勁十足,季翰林心都涼了。
昨個兒天生異象,他們還覺得反擊的機會來了,拿這個做文章怎么也能逼得皇上方寸大亂,給自己贏得喘息之機。結果呢,皇上沒怎么著國丈沒了,人沒了不說他還要背黑鍋。
衛成是帝王心腹,他說的話不就是皇上的意思?
皇上是想把國丈推出去受百姓斥罵。國丈背上這樣的污名,他兒孫全完,包括弟子門生也都會被牽連,皇后哪怕不廢,有這樣的父親氣數也盡了,太子就不用說,破相之后已經沒有機會,等時機到了他總要把位置讓出來的。
完了啊,國丈一死就全完了。
怎么說全憑皇上一張嘴。
百姓都是蠢的,隨便引導一下他們就能排隊上國丈府門前去扔糞蛋吐口水。
季翰林心全涼了,怪只怪他從前受過國丈大恩,就跟著站了隊,現在憑他能做什么?他只能把頭往下縮,藏得深一點,別被牽連。
一天之內季翰林想了衛成無數次,衛成一次都沒想到他。
衛成隨便喝了兩碗茶好像就到下衙的時間,回去路上他聽了聽,大街上已經有人在唾罵國丈,皇上的人還編出了順口溜,邊走邊嚷嚷,大概意思是說昨個兒那雷就是來誅歹人的,那些被劈死的沒一個好,最壞當屬國丈爺。結黨營私同皇上對著干不說,又縱容全族為非作歹。國丈勢大,又是皇上的丈人,皇上哪怕看出他是個壞胚一時還不便處置。好在上天體恤百姓,不忍看皇上受奸臣掣肘,降下九天神雷生生劈死了他。
昨個兒那出實在駭人,以至于滿京城都在議論這事,議論的人多,消息傳播就快,有心人還沒來得及利用,皇帝搶先派人引導,結果非常成功。
外頭傳的實在太有道理了,昨個兒被劈死的好像真沒一個好東西。
尤其是國丈,都中風了人在屋里躺著,這也能把命丟了,那雷還能不是直奔他去的?
他是禍害,是滿京城最大的禍害,現在禍害死了,他家里人再也不能作惡,老百姓恨不得炸爆竹慶祝,真是大快人心。
回去這一路衛成聽到的全是這些,他也好奇,好奇國丈到底怎么被劈到的?
還是老天爺真的開了眼?
知道他壞沖他去的?
想不明白他就懶得想了,只當上天長了雙慧眼,能辨黑白。過程如何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終于徹底扳倒了國丈爺,還利用這次的異象造了波勢,以后誰要存著謀逆之心都得好生想想。
現在朝臣包括百姓都認為皇上有天道相助,這是好事,以后要推行法令措施能少許多阻力。
衛成是帶著笑回去的,回去看見牽著宣寶走在院子里的硯臺和跟在旁邊看他們兄弟的蜜娘,他笑意又多了兩分。姜蜜看到他不做作的喜悅,問:“有好事嗎?”
衛成迎上前去,點點頭說:“我興許要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