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的春旱影響了京城周圍一大片,二三月間百姓就連吃水都緊張,灌溉變得困難起來。加上天公不作美,這季收成幾乎全壞了,專管農事的官員急上了火,頻繁進出皇宮,他們不斷在商量看能想出什么辦法。
衛成不懂農事,他沒跟著摻和進去,只是在皇上將心思投注到農業這塊兒的時候幫著把其他方面盯了盯。
春旱帶來的問題已經很多,這種時候不能再添亂。
哪怕朝廷想了很多辦法,也沒能挽回地里的損失,跟著戶部就下了公文,免去受災地區這一年的地稅,又從南邊幾個產糧大省緊急調來一批糧食應急賑災,這才沒因為饑荒引來暴動。
這些事主要是戶部在安排,戶部尚書作為當朝一品大員他年紀本來就大,因為京城周圍鬧這場春旱,這一整年他都沒松快過,看著出老了很多。
農事同通政司衙門扯不上任何關系,但衛成并不清閑。因為地里收成壞了,就有人要餓肚子,哪怕賑災糧撥下去也救不了所有人,人要是沒飯吃要挨餓的時候就容易犯事,他為了求活什么事都做得出。大規模的□□雖然沒有,作奸犯科的不少。
順天府尹煩,三法司煩,通政司只不過稍稍好些。
平常衛成不會將衙門里的事情搬回家來說,可因為這場旱災直接影響到周圍一片,衛家上下也很關心,有什么新的情況他就會提一提,姜蜜聽著就生了個念頭——
“爹娘憂患意識好,我們家一直有存糧,加上相公你的俸祿,旱災幾乎不影響咱。我之前就在想,假如說春旱造成地里收成不好,咱們那幾百畝地是不是少收點租?現在情況比我想的還嚴重,今年的地租是不是直接免了?地里沒有產出,要強征那不是逼人上絕路?”
姜蜜說完就在等家里人表態,二老知道種地辛苦,家里有地的都是看天吃飯,佃農的日子更難。他倆點點頭,說:“媳婦兒你跟老三商量著辦了就是,咱們家啥都不缺,少收一季沒啥的?!?/p>
衛成多想了一些,一等二等沒等來他反應,姜蜜喊他一聲:“相公你說呢?”
“當然好,我剛才在想,我出來帶個頭會不會有其他大人也跟著免去地租?要是能帶起這個頭,對廣大佃農是好事情,這種程度的干旱影響不到勛貴之家,卻可能擊垮看天吃飯的農戶。”
他說到這里,姜蜜跟著琢磨了一番,覺得很有可能。
官老爺都看重名聲,衛成憐惜佃農,為他們免去一年地租,其他大人要是照征不誤,說出來就不那么好聽,那么一定會有人跟著免租。衛成等于是給人下了個套,別的大人可能會在背后臭罵他,他倒是不大在乎,想著能給受災的百姓減除負擔就好。假如說地主家要強征,佃農給不起,可能就要欠債,欠債還不起就要加利,利滾利,一家子從這兒可能就毀了。
地里一季的損失地主家扛得起,地主來扛比推給佃農好些,朝廷也能少點麻煩。
“那就先說在這里,我跟著安排人去地里看看,要情況真有那么嚴重就通知下去今年免交地租?!?/p>
衛成笑看姜蜜:“夫人慈悲心腸,想得也全面。”
姜蜜擺手:“還不是當了官家太太,我男人一年三百六十日都在為百姓做事為皇上分憂,我能拖后腿?”也是現在條件好了,條件好了她才樂意幫人,條件差的時候只想守好自家一畝三分地踏踏實實過日子,別家如何她才不去關心。
姜蜜跟著就安排了人,去自家地里查看情況,傳回來的說法很不容樂觀,她按照商量好的宣布今年免收地租,佃農們一直在擔心的事突然有了著落,許多人長舒一口氣,回過神來稱頌衛大人,說是活菩薩。
他平常收租就比別人少,遇上災年更痛快,直接免收,他不愧是從鄉下走出來的大官老爺,是真明白佃農的難處,后來甚至有農戶到衛成他家門口來磕頭的,路過的見著問怎么回事,這才知道衛大人不聲不響的免了佃農的地租。
事情的確按照衛成想的那樣發酵開了,皇上近來最關注的就是周圍這片的災情,這事傳到宮里,皇上也不吝惜美言贊頌了他,說他雖然不懂農事,也想方設法在為朝廷出力,災年免租是雪中送炭的好舉措,值得效法。
皇帝一句值得效法,實實在在幫助了許多人。
陸續有地主家宣布免租,佃農們壓在心里的大石頭就搬開了一半,現在他們不用考慮如何交租,只需要想法子糊口,努力熬過這一年。
旱災是從春天鬧的,鬧過了孟夏,五月里京城才下了場雨,這場雨也不是很大,只不過稍稍滋潤了地面,沒有徹底解決問題。
說起來到這種時候哪怕來場大雨也于事無補,春天種下的糧食已經沒救了。
雖然說雨勢不大,還是讓京城百姓深感欣喜,平常下雨天大家都是撐著傘走,這日有不少人不管不顧的沖進雨幕之中,仰起頭,張開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