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又翻了幾頁,就把冊子合上了,之后一直在斟酌。
斟酌該怎么給底下這些人定排名。
按他心里真正的想法來,像衛成肯定點一甲了,皇帝不敢,倒不是料想到朝臣會反對,是怕把人捧太高。像這種背后無靠的貧家子弟,風頭太勁要么直接給人折了,要么就是一連串的利誘,沒成長起來就成了權臣的爪牙。
這是個人才,要用得好還要打磨,如今他太年輕了,見得世面也不夠大,大觀點上跟皇帝很合得來,具體方案不太能立得住。
皇帝都沒去管一甲,這屆出盡風頭的全是世家子弟,他就等著看幾個大臣去爭。
棘手的還是衛成這個排名。
后來皇帝想通了,只要不是總榜前四,后面都差不多,排名上一位下一位沒多大關系。這年的殿試依然是幾方勢力搶排名的舞臺,朝臣提名的一甲三人皇帝都順著夸了一通,說不錯,問他們覺得具體名次怎么排,誰取,就顧著寫文章去了,別的一概不知。
郭舉人問皇上殿試出的什么題。
“皇上問了賦稅?!?/p>
“你如何作答?”
“自然是肯定一部分,再提些許異議?!?/p>
“皇上給你點了二甲第八,該是認可你的說法?”
衛成遲疑了一下,說不知道,考生之間觀點差很大,說什么的都有,他不清楚自己哪一點被皇上看中了。
“不管哪一點,總歸是被看中了。我們同樣從宿州府學出來,我中舉后洋洋得意,自覺很了不起,結果你看看,我會試一敗涂地,反觀衛兄,青云直上入了皇上的寶眼,前途不可限量。”
郭舉人還在拍他馬屁,馮梁也得到消息趕過來了,又是一番吹捧,不停說他家這院子沾了進士老爺的光。
得虧這是京城,在這里他無親無戚無朋無友,相熟的就這么幾個人,聊過各自就散了。散去之前衛成問郭舉人是不是著急返鄉?如果不著急,能否再等幾日。
“我還準備參加朝廷為二榜進士準備的復試,看能不能直接考出個官身。郭兄若不著急,等我幾日,要是沒考上我跟你一道返鄉,考上了估摸就得拜托你替我帶個信回去?!?/p>
郭舉人真不著急走,他也想看看鄉下讀書人能一飛沖天到什么地步,就爽快應了,心里已經在琢磨回去要怎么跟原先的同窗吹噓。
說書的都不敢這么編,去年這會兒他還是個窮秀才,眼下金榜題名得了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