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眼睛一亮,說道:“不會是在泰山吧?”
馬鈺說道:“不,是洛邑。”
“洛邑是天下的中心,自然也就是離天最近的地方。”
朱樉不禁想起之前的課程,周公營建洛邑,于是說道:
“所以武王駕崩后,周公才會繼續營建洛邑對吧?”
馬鈺頷首道:“是的,洛邑就是西周得天命標志,也是西周德政的象征。”
“洛陽有德這個認知,就是因此而來。”
洛陽有德,不是洛陽人自己吹出來的,是西周將自己的天命和這座城市綁定在了一起。
是當時天下人共同的認知。
劉邦想要定都洛陽,婁敬就說了,你認為自己的德行能和西周相比嗎?
洛陽雖然有天險,但內部平原狹小。一旦被敵人從外部封鎖,大家都得餓死在這里。
如果你沒有西周王室的德行,讓天下人心服口服,那就別把京都放在這里。
長安才是最合適你當國都的地方。
有天險可守,還有廣闊的關中平原可以提供糧草。
就算天下生變,也可以固守關中,尋找機會反擊。
劉邦主打一個聽勸,西漢因此定都關中。
“而且從洛邑建成,到此后的一千多年,都沒有被毀滅過。”
“雖然之后經過數次擴建和修繕,但主體依然是周公時期修建的。”
“這在華夏歷史上是獨一份的,它所承載的意義,已經不是一般的城池所能比的。”
“漢高祖想將國都放在這里,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直到東漢末年,這座傳承了一千多年的成周洛邑,被董卓付之一炬。”
“雖然后來洛陽屢次重建,可已經不再是成周洛邑了。”
這可以說是華夏文化史上,最大的災難之一。
朱樉并不能感受到他的那種遺憾,反而覺得很枯燥,忍不住說道:
“扯遠了,咱們繼續說天命吧。”
馬鈺認真的道:“我就是在說天命。”
“為何夏商的都城沒有這么高的地位?”
“為何大家都會認為洛邑很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