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病氣消了大半,在昏暗的火光和燈光下,他拿出斷了一截的毛筆蹲在小小的椅子邊寫合同。
陶季坐在一旁看他,微微頷首,“人的意識果然是一劑良藥,希望比任何藥物都要管用一些?!?/p>
妙和和她師父擠在一起,也去看陳秀才的臉色,驚嘆道:“還真是,他剛才看著都快要碎了,結果現在就粘起來了。”
潘筠,“這有什么稀奇的,我們修真修的不就是神嗎?”
“想要神脫離肉身獨立于天地間,只是因為做不到,所以才用神反作用于身,以求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好用更多的時間去修神。”
(請)
都吃現成的
“既然最終的目的還是神,就當知道神識對人體的重要性?!?/p>
一口氣有多重要?
一口氣于某些人來說可能就真的是一口氣,但對有些人來說,可以是年,也可以是十年。
靠著一口氣活個長命百歲的人也是有的。
為什么他這口氣能續這么長時間?
最大的區別就在于神了。
潘筠很滿意陳秀才的轉變。
在場的所有村民中,她的確更相信陳秀才,不論是他的學識、品德,還是他給人的感覺。
或許他會努力的讓孩子們往復仇的那條道路上走,但,管他呢,同樣的錢給到他手上,他能給孩子們的一定是最多的。
錢全部交給陳秀才之后,大家才把目光落在三輛車的物資上。
這里就更簡單了,按照人頭給。
潘筠自己都沒想到兩個村幸存下來的人這么少,所以每個人平均下來的東西還挺多。
不必清點,直接照著單子分就行。
考慮到現在兩個村都赤貧,潘筠就沒分大人孩子,全都有。
而且大人分到的口糧和布匹棉花還要更多一些,不過孩子分到的藥材要多一些。
陶季和妙和在這里,干脆搞個義診,為兩個村的幸存者檢查身體,再留下幾張常用的藥方,教他們抓藥……
這活最后也交給了陳秀才,因為其他人都不識字,而且還很害怕,害怕搞砸。
由此就凸顯出了陳秀才的好,他不僅能對著方子抓藥,他還能跟著陶季學兩手號脈,當場就摸出好幾個病來。
唉,不說了,讀書人,誰還沒讀過《黃帝內經》和《易經》的?
儒家通醫,道家通醫,墨家通醫,法家通醫,兵家也通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