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真沒說話,但也端了飯碗上前,和妙和一起眼巴巴的看著王費隱。
王費隱:……他就知道,潘筠的出現是對他教育的最大挑戰,人世間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對上兩個孩子的目光,王費隱咬了咬牙道:“行,都去。”
妙和妙真歡呼一聲,捧著飯碗回到自己的位置,擠著潘筠一起高興的吃飯。
妙真算的很準,當天下午,玄妙果然出關了。
她吃了點東西,然后沐浴更衣,等做完晚課才知道明天她要帶三個孩子下山。
玄妙:……
王費隱道:“玉山縣的錢老爺病了,久治不好,三師弟帶巖柏去看,這幾日都不回山,所以此事就只能交給你了,正好,三個孩子都大了,帶他們出去見見世面。”
玄妙:“我沒打算去很遠的地方,只到大源塢。”
大源塢是附近最大的一個村落,是鄉所在地,逢五,逢十都是大集,明日是初十,正好是大集。
那里有一個急遞鋪,這附近的信都是寄到那里。
帶上潘筠也好,這次下山本就是要收替她打聽潘家二房的信。
下山那就要早起,卯時未到,三個孩子就被叫醒了,略一洗漱就背上昨晚收拾好的背簍下山去。
玄妙讓潘筠走在最后,她則走在最前面引路,她解釋道:“我們是長輩,功夫也比她們好。”
“我知道,愛護晚輩,保護弱小嘛。”就和上山時,她被陶季和玄妙護在中間一個道理。
一行四人背上背簍下山。
別看妙真和妙和年紀小,倆人卻是早早就習武修煉,功夫并不比陶巖柏差多少,倆人也經常在山中采藥,因此在山中行走,倆人的腳力一點不比修煉有成的潘筠差。
她們一路順暢的跟著玄妙走到山腳下,速度極快。
她們下山時天還沒亮,只是村莊里也有人起了,玄妙帶著她們穿過村落,雞鳴狗吠之聲不絕。
住在路邊的一戶人家里就探出腦袋來看,于朦朧的晨光中隱約看到玄妙,連忙招呼,“玄妙道長這是要出去?”
(請)
n
賺不到錢
玄妙應了一聲道:“去大源塢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