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樂瞬間明白:“你們是不是需要錢賑災?聽說那邊水患也很嚴重,還有泥石流。”
潘筠點頭:“對,所以價格便宜些也出了,只要不虧就行。”
“那不行,我們這么費力把東西運回來,怎么能一點不賺?”屈樂略一思索便道:“那精鐵很好賣,這里江湖人多,大家都要打武器,價格適合很好出手的,漆器難一些,但也沒那么難,我找我祖父,我家的商號,多少貨都吃得下。”
他們從倭國進的貨物,大項就是精鐵和漆器,全是通過益田家購買的。
有的大俠嫌麻煩,干脆連精鐵也不買,直接購進大量倭國打刀。
倭國的打刀類似于大唐橫刀,制作工藝一般,耐不住它用的是上好的精鐵,一般的武器和它對碰,它愣是能把對方磕出一個口子來。
胡景對打鐵有所涉獵,只看一眼便道:“雖然工藝差了些,但帶回去給鐵匠們稍加打磨,其鋒利和堅韌度能再加兩成。”
大俠們一聽,就懶得去買漆器和精鐵,直接進貨打刀。
對于一般江湖人而言,成品刀的誘惑力遠在精鐵之上,因為,他們未必能找到好的鐵匠打造兵器;他們也未必有這個錢去定制……
(請)
一呼百應
所以,潘筠他們的精鐵在這里的誘惑性沒那么大,尤其,也有不少大俠購進了精鐵。
在這里售賣,供大于求,真的傾銷,還真賣不出什么價格來。
但屈樂是誰啊?
他直接振臂一呼,把所有和他們出海的大俠叫過來道:“潘道長要給玉山縣籌措賑濟款,所以緊急出手精鐵,你們的大刀和精鐵都暫時別出了,等她出完了再說。”
大俠們一聽,立即應下,還跑去找之前要跟他買刀或精鐵的朋友:“我的刀和鐵不賣給你了。”
朋友:……
“你去買三竹道長的吧,她現在急換錢賑濟玉山縣,你別壓她的價,要是買貴了,我回頭用我的精鐵給你補上。”
朋友一聽,臉色一沉,不高興道:“朋友多年,你如此想我?我豈用你補!”
他冷哼一聲問道:“三竹道長的精鐵在哪里,我買兩塊!最高價!”
宋萱聽說,也拒絕了師弟師妹們買精鐵的請求,不僅讓他們去買潘筠的,還去找高志銘商量:“我們把帶回來的精鐵也賣了給潘道長做賑濟款吧?”
高志銘沒意見。
不過片刻,風聲席卷泉州港,大俠們紛紛慷慨解囊,不管需不需要精鐵,都掏錢買。
屈樂開價比著大明的市場價還低一成,潘筠能賺不少,大俠們也不虧。
價格低一成,這精鐵的質量又比市面上的好,大俠們不管是自用,還是轉手賣,都是賺的。
妥妥的雙贏。
妙真看了全場:“沒想到他看著傻不拉幾的,經商倒是一個好手。”
潘筠:“耳濡目染,他即便不做,也會比普通人擅長一些,這就是家傳淵源了。”
潘筠一點沒有看不起商人的意思,反而很敬佩他們。
李文英不知何時站到了她身后,輕笑道:“家學淵源這四個字你可別當著外人的面說,小心他們誤會你看不起屈樂。”
潘筠瞥了他一眼后道:“不管是官、士紳、商人、工匠還是農民,能夠做成功,做到極致,都是極利害的人,皆應受到崇拜,業無貴賤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