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
島根縣被分為兩個勢力范圍,西部這邊是出云國,由守護大名京極氏控制;
東部那邊是石見國,則是由守護大名大內氏控制。
他們在出云國的港口登陸,按說不在大內氏的勢力范圍內。
“……但這兩年大內氏在幕府中話語權增大,幾次爭搶京極氏的地盤,好幾處港口都有大內氏的勢力,所以才需要小心。”一條健仁向潘筠解釋,他們小港口登陸的原因。
“上岸之后就可以避開大內氏的眼線了?”潘筠問。
一條健仁道:“有七成的把握。”
他解釋道:“這些年,海貿被大內氏把持,尤其是去年和今年,不知何原因,從去年春開始,他們便派出大量的人爭搶沿海的港口和村莊,陸上關卡無人把守,就松懈了,我家就是去年開始開了陸上通道,只要能從四國島進本州島,便可走陸路通商。”
潘筠:“我們沒有你們的戶籍和路引也可以?”
一條健仁不在意道:“我們自己人都未必有身份信息,因為打仗,百姓今天在這處,明天就被趕到另一處,誰會查這個?”
一條健仁怕她認為他不誠心,連忙道:“就算有人查也不怕,這些東西我可以給你們準備。”
倭國并沒有大明那么嚴厲的戶籍和路引制度,路上設關卡的多是當地的守護大名、豪族或者寺廟。
比如潘筠停靠的高知縣的那個港口,就被本山家占了,她要上岸,經過本山家同意就行。
沿路的關卡,也都是大名們設置的,大內氏的人就混在里面。
收的每一筆錢,大內氏都要分一部分。
“這個港口是野港口,我們這些外來的船只,只要給當地的豪族送一筆過關費就行。”一條健仁道:“路上要是遇到關卡,可以直接花錢買關所或者手形,反正很容易,只要有錢就都能過。”
潘筠喃喃:“難怪三師兄和四師姐能在倭國橫行,他們連個影子都抓不到……”
船靠岸。
人從四面八方朝他們沖來。
衣衫襤褸,基本上都穿著短袖短褲,所以人群后面跑來三個長袖長褲的男子才那么顯眼,雖然他們的衣服也是補丁累補丁。
一條健仁看向潘筠。
潘筠沖他微微點頭。
他這才上前,用倭語朝沖過來的人揮手,讓他們排隊等著。
三個長袖男子也撥開人群走上來,仰著頭和一條健仁交涉。
因為倭語帶著濃重的口音,潘筠只聽懂了七成,剩下三成,結合他們的肢體語言和上下語句,腦子當下就推論得差不多了。
薛韶不知何時走到她身邊,低聲道:“他們太窮了,一點貨都消化不了,我們得把貨帶走。”
潘筠微微頷首:“得把船押在這兒,也不知道后面能不能從大內氏手里搶到大船,所以得留一條后路,你看我們用大理石磚做押金怎么樣?”
薛韶忍不住抬起眼眸去看她,倆人對視,眼中不約而同地閃過笑意。
薛韶頷首道:“好主意。”
潘筠嘿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