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很有邏輯的寫完一封信,潘筠覺得他這樣寫不對。
她代入了一下小皇帝的角色,覺得這封信很難打動他,干脆提筆替他操刀,然后讓周王照抄。
(請)
n
安排
周王:……
他看了一遍潘筠的信,眉頭緊皺,“胡鬧,這信前后不搭,胡言亂語,既然說我專心修道,恬淡喜靜,不想要王妃和夫人們打擾我,怎么又說我對她們情深義重,不忍惹她們殉葬?后面又說什么,百姓困苦艱難,實在不忍家中親眷和奴仆再受殉葬之苦,三個原因到底是哪一個?”
潘筠:“都有。”
周王:“但這一二相悖,你讓皇帝信哪一個?”
潘筠:“他兩個都會相信的。”
“不可能!”皇帝是傻子嗎?
潘筠看著周王嘆息道:“王爺,您是寫雜劇的,自然注重邏輯,但我們小孩子是不看這個的,我們更注重情。
這一篇文章滿滿都是您的情義,愛己之情,愛妻之情,同情百姓之情,皇帝是個重情之人,他會理解你的。”
周王表示懷疑。
最后潘筠退一步道:“這樣吧,您先抄一遍,回頭兩封信都封好送到皇宮里去,先遞上去我寫的這一封,要是皇帝生氣,或沒有用,再遞你寫的這一封。”
“不行,”周王覺得這封信有辱他的事業,顯得他是個寫劇本很不專業的人,所以道:“先遞上我的,無用之后再遞你代寫的這一封。”
潘筠暗暗算了算,眼睛微亮,點頭:“也行,但我有幾句話要叮囑送信的人。”
周王看了眼她亮閃閃的眼睛,答應了。
于是長隨去找來周王的心腹,周王則握筆抄寫這封信。
等寫完,心腹早在一旁候著了。
潘筠將兩封信封好,做好不同的記號交給心腹,叮囑道:“先遞上第一封信,兩天后若沒有回音,就請長史遞上第二封信,就說王爺病危,已經人事不知,周王府已經準備好喪禮,這是王爺昏迷前的最后一封信。”
心腹目瞪口呆,看向她身后的周王。
長隨忍不住出口斥道:“放肆!”
周王眼里卻滿是興奮,和長隨道:“就這么說,和長史說,你出發時我已是回光返照,時日不多了,你現在就走,帶人去追趕長史。”
心腹應下,接了信,當即就去。
周王意猶未盡,他平時沒少指導人演戲,自己上場演,還是以自己的生死來演卻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