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頓
蘇大山背著自己的包裹,頂著夕陽出城,急急忙忙回家去。
他走慣夜路了,這個時間能出城,還是往家去,對他來說是很好的事了。
蘇大山腳步匆匆,
整頓
一家三口高興的應了一聲。
時隔半年多,蘇家終于傳出了歡快的笑聲。
不遠處的鄰居隱約聽見,便道:“是不是大山回來了,我聽見他們家的笑聲了。”
“應該是,這是服役回來了吧?”
“大山這一次服役服了半年多,下次不知道輪到誰。”
“這兩年的村里的勞役越發重了,還是城里好一點。”
“不一定,我表姐就嫁進城里,她兒子今年去抬轎,已經抬了一個月,不知道什么時候結束……”
沒錯,縣衙里抬轎,打更,甚至掃地的活都是征的役丁。
這幾天是這個人,下面幾天是另外幾個人,輪流著來,由里作為單位輪調,里長再指派役丁。
老朱要的就是,不花一文錢維持衙門、縣城的運作。
糧長、里長等一系列基礎吏員都是義務勞動,沒有一文錢。
會運作的,自可以運用手中的權利為自己謀私利,但也有不會運作的,白擔了責任。
尤其是糧長。
因為當了糧長后家庭沒落,甚至家破人亡的人都有。
明仁這一清點勞役情況,就發現了許多的問題。
有人借著和衙門的官差相熟,以勞役的借口征調民夫,讓他們為一些官吏和地主耕作,修路,修水渠……
明仁看著單子上,比他親自征役多出三分之一來的勞役,面色難看不已。
師爺看著他的臉色,低聲勸道:“大人,這種事是禁不住的,都要掃地,役丁掃大街時經過縣尉的家,縣尉讓他順便把自家的院子掃一下,這怎么禁止呢?”
“水至清則無魚,我們也就能禁無端多出來的役務,像這種‘順便’之事,禁不住。”
明仁握緊了拳頭,“這幾個,今年征了十個役丁給他們做青儲?”
“是,借口給縣衙的牛馬準備青儲。”
明仁:“你去,你親自去,既然是縣衙的勞役,讓他們把青儲交出來!”
師爺:“……”
明仁扭頭看向他,臉色鐵青,“不要告訴本縣你辦不到,你不去,本縣親自去!”
師爺立即道:“我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