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那能有七八戶送孩子去學。”
“加上包一餐午食呢?”
村長:“再多個七八戶。”
“學習前三名者包下一年的書本和一套筆墨紙硯呢?”
村長:“那全村大約有半數人家愿意送孩子去上學了。”
王費隱道:“那我們就辦。”
潘筠都扭頭看過來。
王費隱道:“這筆錢我來出,從前的舊學堂還在吧?修一修,要是壞得太嚴重,就用我家的祖宅來辦學,先生我請,束脩我給,還包一餐午食,孩子們只要帶書和筆墨紙硯來就可以讀書。”
村長震驚了,“王道長,你認真的?”
潘筠也震驚了,“大師兄,我們道觀這么有錢?”
王費隱嘆息道:“窮啥不能窮教育,總要給孩子們找一條出路,讀書是最好的出路,就算最后不去科舉做官,也能選別的路走,要比不識字的孩子多很多條路。”
村長感動了,一把握住王費隱的手,“二伢子,你還是你啊,這么多年就沒變過。”
他抹了一下眼淚道:“這幾年你一直窩在山上,都不咋下來,我還以為你厭了我們呢。”
王費隱:“……我只是閉關修煉去了。”
“我知道,我知道,你一說辦學的事,我就知道你之前肯定是有事耽誤了。”
村長決定了,他不要工錢了。
潘筠一聽,緊張起來,大聲道:“不行,辦學是辦學,建山神廟是建山神廟,這個工錢你必須拿!”
村長愣住。
王費隱也勸他,“拿吧,拿吧,你要是不拿這份工錢,她晚上睡覺都要不踏實了,哈哈哈……”
最后村長還是被勸著拿了這份工錢。
陶季發完所有的工錢后算了一下賬,和潘筠道:“你給的建廟的錢還剩下七十五兩。”
“還挺多的,”潘筠想了想后道:“留下二十五兩來添置山神廟里的東西,剩下的五十兩放在觀里,給大師兄建學堂去吧。”
王費隱笑瞇瞇的,“還是小師妹理解我。”
潘筠點頭道:“教育嘛,我理解的,我只憂慮一點,我們道觀的錢可以維持下去嗎?辦學可不是一年兩年的事,而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事。”
王璁壓力更大了,小聲道:“爹,要不再等兩年吧,等明年我考到度牒,我出去掙錢了再開始。”
王費隱拍了拍他的腦袋道:“不要怕,這件事不用你們,這筆錢我來想辦法。正好要請先生,等山神廟落定,我就出門請先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