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筠立即道:“您沒記錯,他們呢,也沒說錯,那鳥妖就是奔著我和王振來的。”
楊士奇搖了搖頭:“你這孩子,一點也不實誠,這一點,你就遠比不上薛韶。”
潘筠:“我這是順其自然,這等事,不管我怎么解釋,謠言都會存在,既如此,何必費力去解釋?”
楊士奇嘆道:“希望你能永遠有此心。”
“嗯?”潘筠不解。
楊士奇道:“我看你這孩子,將來必定非議不斷,你若能有此認識,并能一直堅持,將來心境會少受影響,會好很多。”
潘筠為了讓他放心,點頭道:“我會把此話記在心里的。”
楊士奇見她未必聽進了心里,但愿意為他強記下來,不由一笑:“你也是個寬厚善良的孩子,上天不會虧待你的。”
楊士奇陪他們吃了一頓飯,精力終于消失殆盡,整個人疲憊起來。
潘筠和薛韶便不好再打擾,連忙告辭。
老管家就要送倆人出門,被潘筠拒絕了:“你照顧楊閣老吧。”
出門前,潘筠回頭看了一眼楊士奇。
他坐在未時的燦爛陽光里,整個人卻透著孤寂之感,離得遠了,潘筠這才看清他的整個五官。
天賦之力悄無聲息的啟動,潘筠在他身上看到了濃重的陰氣,也稱為死氣。
潘筠眼中盛滿了悲傷,被薛韶拉了一下才回神,沉默的跟著他離開。
出了楊府,倆人沉默的走了許久才停下。
薛韶問她:“你看到了什么?我看你都快要哭了。”
潘筠道:“我曾經怨恨他,覺得他不配做內閣首輔。他明明知道你叔叔和我父親是冤枉的,作為百官之首,他竟然沒有主持正義。
可他現在要死了,我卻又很傷心。”
薛韶道:“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
潘筠扭頭看他:“你一個書生,卻比我一個道士還看透生死。”
“看透生死和一個人的身份無關。”
潘筠隨口問道:“那和什么有關?”
“格物、致知,”薛韶道:“大學之道有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潘筠沉思起來,片刻后道:“糟了,現在的人好像都瞄著治國、平天下去了,少有人能想起要修身、齊家,更不要說前面四目了。”
(請)
財再來
薛韶道:“所以教育尤為重要,我叔祖很喜歡教書、我父親和二叔也是真心喜歡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