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陳宰相所言不錯,依照微臣看來,除去關中之外,南陽方面的荊州漢軍,更加不必太過擔憂,荊州漢軍戰力之弱,天下皆知,再加之南方人自古以來善于水戰,而不是陸戰,因此南陽方面只要派遣一大將鎮守,足以保證短時間內無憂!”
陳宮和戲志才的看法,都是在關中和南方方面采取守勢,如此一來,曹操差不多就明白了,魏軍在那個方面該采取進攻了,那就是徐州江東吳軍了。
“諸位愛卿之意,朕差不多明白了,你等認為,我大魏應該講兵力合兵一處,以最快的速度,打敗吳軍?”
“陛下英明!”
兵部尚書荀攸,站了出來向著曹操道:“微臣稟陛下,這一次三國聯合進攻我大魏,其源頭乃在吳國,只要打敗了吳國,就等同打斷了三國聯軍的脊梁骨,再加上,吳國采取分兵進攻,其目的正是希望我大魏同樣分兵迎敵,若如關中,南陽,徐州全部采取進攻,就恰恰中了吳國之計,因此以微臣看來,最好的方法,就是集中大軍,以雷霆之勢,大敗吳軍,將其趕回江東!”
荀攸的話,讓曹操仔細的想了片刻,最終不得不承認,荀攸的這一方法,確實是當下對于魏軍來說最好的,魏國雖然強大,但是要是真的分兵進攻的話,曹操還真的挺擔憂,會不會和后世的明朝一樣,因為此而大敗了,相比之下,集中大軍,以雷霆之勢大敗吳軍,確實是最好的選擇了。
“好,眾臣聽令,命徐晃領軍一萬,奔赴長安,令夏侯淵領軍三萬,奔赴南陽,命曹仁、趙云、曹洪三人,領軍八萬,奔赴徐州,匯合夏侯惇之中,出兵迎戰吳軍!”
“遵旨!”
曹操從龍椅之上起身,看著底下俯首的文武百官,深吸了口氣,大聲道:“此一戰,只要我大魏上下同心,文武用命,勝利最終屬于我大魏!”
“大魏萬勝!”
文武百官的齊聲高呼,似乎震動了整個德陽殿,休息在德陽殿之上的鳥雀們,紛紛鳴叫著,振翅而非。
就在大梁定下了迎戰方針的時候,此時的吳國十萬大軍,早在其大都督周瑜的率領之下,兵臨了徐州城下。
這一次吳國出征的將領,除去身為主將的周瑜之外,更有孫策,周泰,凌超,蔣欽等,可以說吳國有名的大將,幾乎都聚齊在了此處。
“將軍,對面就是吳軍的大營了?!?/p>
徐州城之上,遵曹操的命令鎮守徐州數年的夏侯惇,打量著城外那僅僅有條的大營,開口說道:“看來這一次吳軍之中有能人了,聽說這一次吳軍的主將,乃是他們的大都督周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