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魚可好看了。魚肚子里面有魚泡泡兒,還有那么大一坨魚籽。
齊正彥在倉房門口,擺弄他的東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需要弄一些趁手的東西出來。
李慧蕓在灶房里面做飯。
上午吃了野菜面糊糊和包子,還有幾塊肉滋啦。
晚飯還要吃魚。
李慧蕓的心很松快,她覺得自己家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這是肯定的,就是沒有齊正彥穿越而來,就憑李慧蕓的兒子們都漸漸的長大了,她們家的生活也會好起來的。
大鍋里面煮的高粱米,咕嘟咕嘟的冒泡兒了。
李慧蕓把大鍋里面多余的米湯盛出來。把大鍋蓋蓋上,燜著。
灶堂里面的柴火抽出來幾根,大火變成小火,慢慢燒著鍋底。
漸漸的高粱米飯的香味兒飄散出來。
齊承澤把兩條魚收拾好了,甩手不管了。剩下的就是李慧蕓的活兒了。
齊承澤能把兩條魚收拾出來,就己經超過大明朝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男人了。
兩條鯉魚,小的一斤半左右,可以吃。
大的那條有六、七斤重,一頓吃了太敗家了。
李慧蕓拿菜刀把魚頭剁下來,劈兩半,準備燉了吃。
魚身子也劈成兩半,燉一半,留一半。
留下的這半拉魚,抹上白鹽,做成腌魚。
腌魚是個好東西,可以自己家吃,也可以拿到城里賣銀錢。
腌魚不便宜,明朝萬歷年間,一斤腌魚可以賣到幾十文錢。
李慧蕓用一根麻繩把半條腌魚,掛在院子里面的晾衣繩上。
雖然只有半條腌魚,但是很好看。
“正麟,把腌魚看好了,別讓野貓子叼跑了。也別讓蒼蠅給吃了!”
齊正麟接受了這個光榮的任務,帶著齊若蘭和齊正禮,拿著小棍兒守護在腌魚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