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前期投入的資金,學生自己有。三萬、兩萬兩銀子,學生拿的出來?!?/p>
沈文軒微微點頭,這個他信。
齊正彥制作西洋鏡的事情,他知道。齊正彥還送給他一塊巴掌大的小圓鏡子。價值不菲。
“人手,學生也有。
齊家村周圍的村子,有許多富裕的勞動力。學生出銀子雇傭他們就是了。”
沈文軒淡淡的笑了一笑,齊家出了一個齊正彥,族人和鄉鄰們都借了光。
唉!
沈文軒暗自嘆了一口氣。
登州府的這些流民們,如果是在武清縣就好了。
讓他們跟著齊正彥干一冬天活兒,明年就緩過來了。
秋天的時候,登州府、福山衛、寧海州、威海衛、成山衛的沿海地區。遭受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潮。
海潮倒灌幾十里地,平地水深兩丈有余。
海水退回去以后,登州城墻上有一道整齊的水印。
城墻上還趴著一層黑壓壓的小海螺。
沿海地區受災百姓十幾萬,他們的房子被沖毀了,地里的莊稼也被沖毀了。
受災百姓都聚集到各個縣城,等著官府救濟。
登州城外的災民最多。
一城三府,蓬萊縣、登州府、登州衛下轄的受災都聚集在這里。
沈文軒己經派西百里加急,把請求賑濟災民的奏折送到京城了。
只要賑災的御史到了,或者是賑災的旨意到了,沈文軒就可以開倉救濟災民了。
只是賑災的御史和旨意遲遲不到,很麻煩。
己經是冬季了,一場寒流來襲,那些災民們,性命堪憂。
沈文軒考考齊正彥,看看齊正彥處理實務的能力。
“正彥,你來的時候,看到城外的那些災民了吧?”
看見了。
“正彥,你對賑濟災民有什么見解?”
沒有。
“老師,學生所知的賑濟災民之法,都在大明律法允許的范圍之內。
學生既不能勸您開倉放糧,也不能勸您開放城門,允許災民入城。
更不能勸您拿出自己的銀子救濟災民,沽名釣譽。
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