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通”一下,太爽了!河水涼哇哇的。
鄉(xiāng)下的孩子幾乎沒有不會游泳的,狗刨最拿手。手刨腳蹬“撲騰騰、撲騰騰”。
齊正彥不但會狗刨,還會別的。
自由泳、仰泳都不在話下。齊正彥還會潛水,他下海撈過海參和鮑魚。
他能一口氣下潛十幾米深,準(zhǔn)確無誤的把海參鮑魚給揪上來。
那是他上輩子的事情了,他在海邊養(yǎng)殖場看海。他的水性比海碰子差不了多少。
背著氧氣瓶下海的潛水員是輕潛,不借助潛水設(shè)備下海的是海碰子。
海碰子也叫碰海的,他們下的是野海,撈海參鮑魚上來賣錢。
可惜,小河里面的水不太深,玩兒潛水不太過癮。
稍微深一點的大石砬子那里,也就只能扎半個猛子。
齊正彥知道大石砬子根底下那里有大魚。
其實這條小河稍微深一點的地方都可能有大魚。而且還絕對不少。
大明朝的魚很貴,五斤以上的大鯉魚,可以賣一錢銀子。
三斤重的大鯉魚可以賣七分半銀子。
最貴的是鯽魚,一條一斤重的鯽魚可以賣一錢銀子。
注意是一條一斤重的,不是好幾條才湊夠一斤的。
一錢銀子在萬歷年間就是一百個銅錢。
六錢銀子就夠齊正彥家交一畝地的稅了。
齊正彥一個猛子扎下去,就看見石砬子根兒底下,一群大魚佇立在那里。
齊正彥減輕手腳擺動的幅度,向著魚群緩緩的游了過去,準(zhǔn)備搞偷襲。
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齊正彥雙腳一蹬。
“嗖”的一下,沒好使。
大魚不認(rèn)識他,不歡迎他加入它們的群體。
“唰”的一下子,魚群就閃到了三西米以外。
空著兩只手,要在水里面抓魚,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