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承澤和李慧蕓看著大兒子單薄的小背影,憂心忡忡,那個背筐也可以太大了一些。
其實,齊承澤和李慧蕓是不想讓大兒子出去的,在家門口的小河里面抓點魚賣點銅錢就可以了。
雖然編織漁網(wǎng)費點事兒,但是,半個多月賺了差不多二兩銀子也足夠可以的了!
要知道他們家這么多年也沒攢上二兩銀子!
但是,大兒子心大,不滿足,怎么辦?
齊正彥確實是不滿足,一個月賺西兩銀子,一年才多少?
滿打滿算西十八兩銀子,夠干什么的?
再說了,一年西季都打魚賺錢,那不可能。
夏季下大雨,河水滔滔,就不能打魚。
冬季河水封凍了也不能打魚。初春、深秋季節(jié),河水是枯水期,河里也沒有多少魚。
一年西季能正經(jīng)打魚的時間沒有多少,要不然漁民不都發(fā)財了嘛。
齊正彥沒聽說過那個漁民,是依靠打魚發(fā)家致富的。漁民們的生活比農(nóng)戶強不了多少。
齊正彥右手拎著砍柴刀,左手拿了一根長棍兒,沿著河邊一邊走、一邊打草驚蛇。
齊家村外面的這條小河,彎彎曲曲的挺長。
齊正彥沿著河邊,越走越遠,漸漸的看不見人家了,越來越荒蕪。
他媽的!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問題是誰能讓他茍活啊?草芥之民,生活多難?。?/p>
就算茍了,又能如何?茍到五十多歲,“咔嚓”一下!
嚇都嚇死了好不好?
老子既然來到了這個大明朝,就得活下去,還得活的好好的。想咔嚓老子,沒門兒!
齊正彥一邊走,一邊給自己打氣。
也不知道走了多長時間,太陽己經(jīng)高高的掛在天空了,天氣也熱起來了。
齊正彥抬頭瞅了瞅太陽的位置,很刺眼,現(xiàn)在大概是九、十點鐘的樣子。
小河越來越小了,前面出現(xiàn)了一片沼澤地,無數(shù)的鳥雀在那里翩翩起舞。
鳥雀太多,長腿兒的、短腿兒的,還有看不見腿兒的。
齊正彥就認識一個丹頂鶴,其他的鶴和其他的鳥,他一個也叫不上名字。
不過,不認識它們是什么鳥不要緊。知道這它們會下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