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荒成本極高,誰也承受不起。
一畝開荒地,從生地養成熟地,需要最少三年的時間。
這三年時間,朝廷是免稅不假,但是,不打糧食??!
開荒地第一年畝產百八十斤就不錯了,第二年、第三年畝產逐漸增加。
到了第西年,畝產能達到二三百斤了,朝廷開始收稅了。然后,所剩無幾。
開荒,農戶們開不起。
世家大族不肯干,他們只要熟地,弄到手就賺錢,多好。
沈文軒面色不愉,他認為齊正彥有些異想天開了。
沈文軒在武清縣做了六年、兩任知縣,武清縣那一畝三分地什么狀況,他比齊正彥還清楚。
武清縣哪里有荒地等著齊正彥來開墾!
齊正彥看出了沈文軒臉上的失望之色,挺高興。
沈文軒都失望了,不認為齊正彥能開墾什么荒地,別人也會是這樣想的。
只有大家都認為不可能做成的事情,才是齊正彥可以去做的。
不然,好事兒能留給他?
齊正彥笑嘻嘻的道:“老師,我們齊家村附近有一片沼澤地,學生認為可以利用起來。”
沈文軒斜眼理了齊正彥一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孩子有點缺心眼。
那么一大片沼澤地,如果能利用,別人早都動手了,能輪到你?
荒野、沼澤、山林,都是朝廷的,私人想開發利用,可以,拿銀子來。
無利可圖誰能掏銀子?
果然,讀書聰明的人,干實務可能一竅不通。
沈文軒看著齊正彥那張首眨巴眼睛的小臉,想起來一件事情。
“正彥,你這個時間跑到登州府來,你不參加明年二月份的會試嗎?”
你去讀書得了,可別扯其他的了。
齊正彥回答道:“老師,學生不準備參加明年二月份的會試。
學生是這樣想的。
學生的學問不足,實務經驗也沒有。實務策論恐怕難以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