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我出去玩兒哈!”
“去吧,去吧!”
兒子讀了一天的書,怪辛苦的,放學啦玩一會兒哪能不讓呢。
劉秀英叮囑一句:“正山,不要到河邊去玩兒啊!”
小河的河面上剛剛結了一層薄冰,不結實。
“知道了!”
齊正山答應一聲出了門。
初冬時節野外草木凋零,一個人在那里晃蕩沒有什么意思。
齊正山溜達到齊正安家,看看齊正安在玩什么。
齊正安到家,和齊正山一樣,吃的也是面條,這是他們幾家爹娘在一起商討的結果。
出門的餃子回家的的面,上學第一天回家吃面條,以后讀書就能順順利利的。
齊正安吃過了飯,向爹娘匯報了一天的學習情況,就帶著兩個弟弟,坐在院子里面的陽光下,搖頭晃腦的讀書。
齊正山進院子里面轉悠一會兒,沒有意思,就跑到齊正彥家。
齊正彥沒有在家讀書,他和齊正麟背著背筐,拿著砍柴刀準備到樹林子里面去走走。
讀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就是那么一說。
齊正彥是不需要啟蒙的,他需要的是一個蒙學出身的經歷,還有的就是跟先生學習毛筆字。
毛筆字的間架結構、起筆落筆、筆順,都很有講究,一個人瞎練,不僅不能自學成才,極大的可能會練廢。
齊正彥是看見過那些狀元們的試卷的。
一張試卷幾千個字,工工整整,無一絲涂改之處,看起來就是那么的賞心悅目。
無論是哪個考官看到這樣的試卷都會眼前一亮,心生好感。
在科舉考試中,不說學問如何,就憑這樣的一份試卷,考官不讓他中秀才都說不過去。
“三哥,你和正麟要到哪里去玩兒?”
“我們去砍柴、摟草打兔子,你去不去?”
“去!”
哪能不去嘛!
“三哥,你等我一下哈!我回家拿東西,馬上就回來!”
齊正山飛奔回家,拿出來背筐和砍柴刀,喊了一聲:“娘,我和正彥哥去玩兒哈!”
等到劉秀英和齊若梅聽到聲音出來的時候,齊正山己經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