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正山回家吃的也是面條,兩大碗。
齊正山他娘劉秀英,笑瞇瞇的看著他,自己的兒子現在是讀書人了呢!
在劉秀英的心目中,讀書人是上等人,人上人。
一想到自己的兒子以后會是人上人,不用在土里刨食,劉秀英的心里就火熱。
齊正山吃完飯,抹抹嘴兒,準備出去玩兒。被他爹給叫住了。
“正山,今天在學堂里,先生都教什么學問了?”
對,上了一天學,得跟爹娘匯報一下。
“爹、娘,先生教了十六個字。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馮陳楚魏、蔣沈韓楊!”
齊正山抑揚頓挫的誦讀了一遍。
齊承嗣臉上露出了笑容,劉秀英的心里樂開了花。
齊若梅一臉艷羨的看著自己的弟弟。
讀書了,真的不一樣。
齊正山背著手,搖頭晃腦誦讀的樣子,很有讀書人的氣質。
齊承嗣問兒子:“正山,先生教的字,你都學會了嗎?會寫嗎?”
“學會了,不過還不會寫。先生說等到開筆的時候,才教寫字。”
齊正山把他的小包袱打開,拿出來幾張紙。
“爹、娘,我會寫我的名字了。你們看,這是我寫的!”
齊承嗣和劉秀英都來圍觀,齊若梅也跟著看。
白紙上面寫著三個大字,一個是一個,歪歪扭扭,象蟹爬子似的。
“齊、正、山!”
齊正山挨個指給爹、娘看。
齊承嗣點點頭,這三個字他認識。
齊承嗣不光認識齊正山這三個字,他還認識齊承嗣這三個字。
他自己的名字和他兒子的名字他肯定認識。
不過,得是放在一起他才認識。如果分開了,他就只認識一個齊字。
劉秀英把幾張紙拿起來,“正山,娘給你保管著。等你將來出息了,拿出來給你兒子看看。”
家學淵源這個詞,劉秀英不能知道,她只是覺得兒子第一次寫的字,很有紀念意義。
齊正山點頭同意,他無所謂。
“爹、娘,我出去玩兒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