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隊士兵從城里出來,站在城門兩側。
吱扭、吱扭,城頭上的吊橋放下來。
西名士兵走到吊橋這頭,手里拿著扎槍,大聲喝道:“所有人等聽好,排隊入城!膽敢擁擠者,格殺勿論!”
來賣菜的菜農經驗豐富,自動排成一個長隊,其他的人也乖乖的排在菜農們的后面。
秩序井然,連一點吵雜的聲音都不敢有。
士兵們見大家表現良好,便左右分開,站立在吊橋兩側。
“軍爺辛苦!軍爺辛苦!”
排在第一名的菜農向士兵們陪著笑臉,挑著擔子踏上了吊橋。
隨后的菜農們有挑著擔子的、有推著小車的,還有牽著毛驢兒,趕著牛車的。絡繹不絕的進了城門。
齊承澤和齊正彥爺倆兒背著背筐,隨大流進了城門。
沒有人收進城費,這一點挺不錯。
明朝萬歷皇帝,據說是一個很喜歡斂財的皇帝。
萬歷三大征,寧夏之戰,平定哱拜叛亂,耗費白銀近二百萬兩。
朝鮮之戰,抗倭援朝,戰爭持續了七年,耗費白銀近一千萬兩。
播州之戰,平定土司楊應龍叛亂,耗費了近二百萬兩白銀。
萬歷皇帝沒有錢了,自然就要想辦法弄銀子。
許多傳統生意己經被勛貴世家和權貴大臣們給盯住了,萬歷皇帝不好下手。
于是,萬歷皇帝就另辟蹊徑,挖礦,收礦稅,向全國各地派遣礦監給他收銀子。
另外就是擴大皇莊規模,發展農業種植,賣糧食賺銀子。
還有發賣鹽引,設立皇家店鋪,壟斷絲綢和香料貿易,壟斷茶馬互市賺銀子。
還要求各地勛貴世家和高官、大商賈給他進貢。誰敢不給他進貢,據說就派錦衣衛去抄誰的家。
萬歷皇帝斂財的手段是好是壞,對老百姓來說無所謂。
因為,萬歷皇帝并沒有摳平民百姓的銅錢,萬歷初年實行的一條鞭稅法,一首沒變。
而且,萬歷三十年的時候,萬歷皇帝聽說有地方官員勾結士紳,轉嫁礦稅與平民百姓,就停止了征收礦稅,把派到全國各地的礦監給招回去了。
文官們說這是他們力諫的功勞,他們不說就是他們把礦稅轉嫁到老百姓頭上的。
不過這些跟齊正彥關系不大,齊正彥現在就想賣鳥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