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到山東承宣布政使司下轄的登州府,擔任知府了。
正七品的官職晉升了兩級,正六品,中間還有一級是從六品。
袁庭舜哈哈大笑,“齊舉人,你年紀小,本縣和你的座師文軒兄是同年,就稱呼你的名字吧,免得生分了。”
這是套近乎。
齊正彥拱手,“知縣大人有令,正彥豈敢不遵從!”
先表個態。
袁庭舜高興,笑呵呵的招呼齊正彥,“正彥,過來坐!
久聞你少年英才的大名,今日一見果然!”
齊正彥和袁庭舜說了一陣客氣話,留下了一擔子禮物,告辭了。
交淺言深是大忌。
齊正彥出了縣衙,坐上馬車,到自己家的店鋪看看。
齊正興笑哈哈的迎出來,“正彥,快進來!看看店鋪被二哥經管的如何?”
齊舉人的二哥,牛逼了。
武清縣三年才出了一個舉人老爺。
順天府鄉試八十多個舉人名額,被京城的勛貴世家子弟得去了三分之一。
大興縣和宛平縣兩個京轄縣,多富貴人家和書香門第。它們又得去了十幾個舉人名額。
其他的散州、散縣,文風教化不如人家,三年一次的鄉試,每次能考中一兩個舉人就值得慶賀了。
齊正彥進店鋪看了看,還行。
規模還是和以前一樣,只是經營的商品,品種多了一些。
“二哥,干的不錯。”
先表揚一下齊正興。
“二哥,咱們齊家有能用的子弟,你挑選一下。
先挑選出來五六個,你教教他們。”
齊正興眼睛一亮,“正彥,你是想開新鋪子?”
齊正彥點點頭,“二哥,咱們家的鋪子不能都開在武清縣城。
別的地方有合適的,咱們也弄兩個店鋪,北貨南調,南貨北調,才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