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江掂量了兩下錢袋,往懷里一揣,將長凳還給街道司后拎著筐子晃晃悠悠哼著小曲兒朝著跟順子約好的酒館走去。
順子就是最開始嘗點心的那個漢子。
這主意也是沈秋出的,她先幫著沈大江想好怎么吆喝,又說最好得找幾個托兒先捧捧場。
老百姓最愛扎堆兒,只要有人先買了就肯定會有更多的人跟著買。
跟點心鋪子里差不多的糕點,價錢卻至少便宜一半,誰都不傻,有便宜還能不占?
沈大江想著今天順子表現不錯,最開始跟他一唱一和的還真挺像那么回事兒,決定待會兒給順子多點一盤花生下酒。
先前那嬸子看他走遠了,這才從賣野菜的婦人身后探出腦袋來。
看著筐里還剩挺多的雞蛋,想到剛才沈大江帶來的點心被搶著買,嫉妒的都要冒泡了。
哼,走著瞧!
一連幾日沈大江每天都在街市上擺攤賣點心。
萬氏雖然能干,但一個人終究做不了太多。
于是每天帶來的點心不出半個時辰肯定全都會賣光。
有個回頭客要去走親戚,結果趕來的時間有點晚,只剩幾塊了根本不夠。
“我說兄弟,你家這點心就不能多做點兒?次次就那么些來幾個人就分完了。”
“你看我今天本想多買些,偏你這又沒有,這不是耽誤事兒嗎?”
孫大江聳聳肩,“我也沒招啊,那灶屋不是咱老爺們兒去的地兒,孩兒他娘一個人忙活能做出多少?”
“那就多雇幾個人唄。做的多賣的就多,賣的多掙的就多,這點道理兄弟不會不明白吧?”
“行,回去我就跟家里商量商量。”
那回頭客聽了只能點點頭,無奈的走了。
沈大江嘬了嘬牙花子,心想雇個屁的人,他可不想守著一大堆點心從早賣到晚。
像這樣每天賣點兒夠家里吃喝,兒子能交上束脩,自個兒也有吃酒錢還能賭兩把,這就夠了。
“官爺,就是他偷了我鋪子里的方子!”一道激動的聲音傳來。
正走神的沈大江抬頭一看,喲,這不是一品香的王掌柜嗎?后邊咋還跟了兩個官差?
他趕緊起身朝著衙役點頭哈腰,“兩位官爺是要買點心?今兒不巧就剩下這幾塊了,給官爺先嘗嘗,明兒我讓家里那婆娘多做點兒我給您二位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