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放榜的日子不算難熬,沈年只在考完后休息了三天就又回到了書院,繼續為明年的春闈做準備。
一個舉人在京城什么都不是,就連進士也算不上什么。
他希望自己在春闈中能取得不錯的名次,能護住身后的家人。
但沈秋明顯不這么想。
她留意過沈年的學問情況,知道他考中進士應該是有把握的。
但前世那場叛亂今生依舊會重演,沈年是個沒背景的平民學子,即便中了進士也很有可能會被外放。
亂世中被外放做個芝麻小官可太危險了,最好還是等新帝即位之后首開恩科的時候再參加春闈才劃算。
屆時官位空缺必然不少,且入仕便是純臣,這多好。
但這個想法沈秋一直只在自己心里存著,她不敢跟沈家任何一個人說。
前世今生什么的對于普通人來說實在玄乎,一個弄不好把她當成妖孽處理可就麻煩了。
她不想以一己之力去改變什么大事件的走向,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必要。
如今天子性子軟弱,身子更弱。
幸虧有幾位肱骨老臣撐著,否則大雍可能早就內亂了。
但臣就是臣,即便再能干強勢也不是君。
更多的朝臣們都不會全心全意為了大雍的江山社稷付出所有,每個人都有私心。
他們交際于各位皇子之間,各種試探,都想搏個從龍之功。
這種時局之下她一個小小的民女能做什么?只能在順應大勢的前提下小小的做些手腳,報了前世仇,再為今生掙條出路。
說句不好聽的,她能帶著在意的人們躲過叛亂,安安穩穩的壽終正寢就不錯了。
沈年要在書院潛學就隨他,反正學問進了腦子以后也不會丟。
等到明年春闈時想個辦法阻止他參加就行,辦法沈秋都已經想好了。
一把巴豆下去,保準沈年爬不起來。
雖然屆時他可能會傷心難過,但應該也不會難過太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