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藤市,
重工集團家屬院內。
一位面容嚴肅、穿著居家服也難掩軍人氣質的男人正坐在書房整整一上午都愁眉不展。
孟振國作為華夏船舶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艦船特種材料與結構研究所所長、首席專家。
更身兼國產航母工程“生命線”,也就是阻攔索系統的技術總負責人。
他所負責的是一整支艦隊未來的咽喉。
只是此刻,咽喉正被一雙無形的手死死扼住。
孟振國無奈地看著桌面攤開的函件。
這是國外合作方發來的,里面的措辭不光冰冷,還充滿了傲慢。
“鑒于貴方在相關技術領域的潛在應用方向與我方戰略利益存在不可調和之沖突,即日起終止所有關于航母阻攔索材料及技術的供應與咨詢服務。”
“已交付訂單不受影響,但后續維護及備件供應將無限期中止。”
落款日期,就在三天前。
而旁邊,是英文技術資料和復雜的力學性能圖表。
一些有著“機密”字樣的國產航母阻攔索項目進度報告上,用紅色標著材料性能未能達標以及外購渠道中斷的報告。
就在這時,孟振國接了一個電話。
“項目進展的怎么樣了?”孟振國迫切詢問。
“孟所,所里最新的測試出來了,新材料兩項重要指標,抗拉強度和疲勞壽命距離目標值還是有一丁點的差距。”
聞言,孟振國沉默了半晌,聲音忽然提高了幾個分貝:“一丁點差距是多少?百分之零點五,還是百分之一?”
“知不知道在每秒吸收百萬焦耳動能,承受上百噸沖擊力的阻攔索上,這些微小的百分比,就是生與死的鴻溝!”
“抱歉所長,所里的研究員正在努力改良新材料。”電話那頭的聲音明顯弱了幾分,孟所長發火了,換誰來都會感到害怕。
“算了,剛才是我太激動了,你們先忙吧,明天我回到所里去親自把關。”
掛掉了電話,孟振國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
眼下,國外不僅斷了貨,更是掐斷了所有技術借鑒的可能性。
這無疑是把華夏逼到了懸崖邊上。
與其說這是一場技術打壓,倒不如說是赤裸裸的羞辱!
這時,房門被推開,妻子洪芳端來切好的果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