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海軍的情況如何?”
薩鎮冰問道。
意大利海軍現在一共有6艘戰列艦,分別是第一艘無畏型戰列艦‘但丁?阿利格伊切里’號戰列艦,三艘‘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和兩艘‘安德烈亞?多里亞級’戰列艦。
意大利海軍的戰列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排水量不大,僅有兩萬多噸,但主炮的數量非常的多,除了‘但丁?阿利格伊切里’號戰列艦只有12門305毫米主炮之外,另外的‘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和‘安德烈亞多里亞級’戰列艦都有13門305毫米主炮。
同時還有著數量眾多的副炮和速射炮,完全就像是一個滿是炮管的怪物。
只不過,這樣戰列艦雖然火力強大,但適航性卻不高。
同時,因為主炮太多,也不能進行齊射,否則會對艦體的結構造成極大的損傷,甚至會有散架的可能。
因此,意大利海軍的戰列艦雖然數量不少,主炮還非常多,但論戰力,根本比不上中國海軍。
“意大利的海軍主力還在亞得里亞海北部和奧匈帝國海軍對峙,生怕奧匈帝國海軍會攻擊意大利的沿海地區。”
參謀長吳致遠中將說道。
奧匈帝國海軍的戰列艦,僅有‘聯合力量級’戰列艦這么一款,數量為3艘。
‘聯合力量級’戰列艦采用平甲板船型,整體布局緊湊,艦體短小。
主要在地中海海域近海活動所以對適航性能要求不高。
另外,奧匈帝國海軍也知道本國造艦水平低下,所以在這一級戰艦中采用了大量來自中國和德國的先進技術。
這導致“聯合力量級”
戰列艦雖然比歷史上少了一艘,但總體戰力卻上升了。
“意大利海軍和奧匈帝國海軍,有沒有開戰的可能?亞得里亞海就那么大一點點,寬更是只有一百公里左右。
兩國海軍十來條主力艦擠在里面,難免會發生擦槍走火的!”
薩鎮冰問道。
雖然,印度洋艦隊有實力對付意大利海軍,但如果意大利海軍能夠先和奧匈帝國海軍打一場的話,印度洋艦隊或許就能以最小的代價解決意大利海軍了。
“截止29日,意大利海軍和奧匈帝國海軍共發生了三次小規模摩擦。
但交火的規模都很有限,在下猜測,兩個海軍都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都不敢輕啟戰端。
畢竟,日德蘭海戰剛剛過去沒多久,所有人都知道海軍一旦輕易出擊,被遭到重創后,后果會多嚴重。”
參謀長吳致遠中將分析道。
“一群懦弱的家伙。
不過,他們既然想要待在亞得里亞海的話,那就把他們全部堵在里面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