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朱拉隆功親政第二年開始就開始頒布限制奴隸制的法令,到他去世前兩年,基本完成了廢奴運動。
農奴的解放,也是對封建主的一大打擊,有利于中央集權。
另一個重點是官制的改革。
朱拉隆功仿照西方成立了內閣,改革地方行政體制,取消了封爵搜田的封建制,該為發放薪俸,地方官員統一由中央任命和調動。
一套近代化的國家機器建立起來了。
在軍事方面,朱拉隆功結束了落后的戰時募兵體制,建立了一支常備軍,并實行義務兵役制。
并在丹麥人里舍爾的幫助下,建立了一批軍校并重點加強了海軍。
可以說,朱拉隆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君王。
但此刻這位偉大的君王,心情卻非常的沉重。
因為根據情報人員得到的消息,中國軍隊正在向泰國周圍集結。
飽經政治斗爭的朱拉隆功一下子就意識到了,這是中國要準備對泰國動手了。
朱拉隆功雖然自視甚高,但他也從未指望過,能夠以弱小的泰國,抵擋住中國的進攻。
“陛下,目前已經發現,中國人有三個步兵師,共五萬多人出現在泰國的周邊。
其中,兩個師在東邊,中國人稱為高棉的地區,另外一個則是馬來地區。
同時,根據我們的人從中國發回的消息,中國人國內的部隊,也有一個步兵師和一個師的海軍陸戰隊在集結。
因此,很可能我們將面臨五個師的中國軍隊的進攻!”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年軍人,向朱拉隆功匯報道。
他名叫巴色沃臘納,泰國陸軍上將,也是泰國軍方的負責人。
“那么,我們的軍隊能夠抵擋住中國人的進攻嗎?”
朱拉隆功坐在高高的王座上,一臉愁苦的問道。
面對這樣的危機,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雖然他曾憑借自己優秀的能力,游走于英法之間,為泰國爭取利益。
但現在的情況和當時完全不同。
現在他面對的是一個強大的中國,這個中國比英法加起來都強大(僅限于東南亞地區的英法勢力)。
并且這個國家的勢力范圍還將自己的國土全部包圍了,這讓他不能在像之前一樣,借力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