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隨著一道沖天的水柱升起,意味著‘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號戰列艦被魚雷擊中了。
雖然‘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號戰列艦的水線裝甲厚達三百毫米。
但在重型魚雷的面前,依舊顯得有些薄弱。
加之英國海軍的戰列艦,向來是追求速度和火力,輕視了生存能力,這使得‘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號戰列艦在遭到了重型魚雷的打擊之后,幾乎沒有任何幸存的可能!
實際上也正是如此,雖然12枚魚雷中,只有兩枚命中了‘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號戰列艦的船體,但爆炸產生的沖擊力卻輕而易舉的撕碎了‘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號的左弦,冰冷的海水灌入艦體當中。
在戰艦上的水兵還沒有來得及關閉水密門的時候,戰艦已經開始發生了傾斜了。
而在戰況激烈的戰場上,戰艦受此重創,他的下場也就不言而喻了。
奧匈帝國海軍總司令安東?豪斯上將下令棄艦,遭到了如此慘重的打擊之后,‘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號戰列艦已經沒有任何的搶救的價值了。
幾分鐘之后,這艘排水量高達三萬三千噸的龐大戰艦就翻覆在了海面上。
戰艦上的上千名海軍官兵,只有兩百多人幸存了下來。
其余的人都全部隨同戰艦沉入了海底,長眠于此!
除了奧匈帝國海軍的旗艦‘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號戰列艦被擊沉外,奧匈帝國海軍其余的戰艦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利奧波德六世’號戰列艦被擊沉,‘約瑟夫一世’號戰列艦被重創,‘查理三世’號戰列艦被擊沉。
‘約瑟夫二世’號被擊沉,‘利奧波德七世’號被重創,只有最外圍的一艘戰列艦運氣較好,只受了輕傷而已,戰斗力并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短短十五分鐘內,奧匈帝國海軍的主力就毀于一旦。
而德國海軍航空兵付出的只不過是8架俯沖轟炸機被擊落,9架魚雷攻擊機和4架暴風戰斗機被擊落的代價而已!
奧匈帝國海軍的慘敗,幾乎是已經注定了的。
雖然奧匈帝國號稱世界第三強國,奧匈帝國海軍也號稱世界第三的海軍。
但是和前兩個國家的海軍相比,奧匈帝國的海軍的差距太大了!
無論是中國海軍還是德國海軍,都已經將航空母艦以及航空兵作為了發展的主要方向。
而奧匈帝國的海軍還是以戰列艦為主。
這導致,奧匈帝國海軍從建軍之初就已經落后于時代了。
除了戰艦之外,奧匈帝國海軍士兵的素質也是最低的。
他們的訓練強度甚至不如中國海軍士兵的五分之一。
這一點從剛剛的對戰中就可以看出來。
為了應對來自天空的威脅,奧匈帝國曾向中國尋求航空母艦,但遭到了中國的拒絕,因為中國并不想讓這種戰略武器過早的流出,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放棄了幫助奧匈帝國。
在被拒絕之后,中國轉而幫助奧匈帝國研發防空火力,以應對未來來自天空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