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從來就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國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也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家伙!
得到了安全承諾之后,奧匈帝國可以更加肆無忌憚的進行擴張!
比如,奧匈帝國一直都非常感興趣的巴爾干半島地區!
在上一次的世界大戰當中,塞爾維亞王國差一點就加入了協約國作戰,只不過后來對意大利發起軍事打擊,有力的震撼了地中海沿岸的其他國家,有心加入協約國作戰的塞爾維亞王國和希臘王國,紛紛宣布繼續保持中立!
這也讓奧匈帝國失去了對塞爾維亞宣戰的機會。
只不過,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王國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可以預見,斐迪南大公繼位之后,肯定會對塞爾維亞王國采取某些行動的。
奧匈帝國在擴張到巴爾干半島的時候,遇到了以塞爾維亞為主的南斯拉夫人的強烈抵抗,因而奧匈帝國一直把塞爾維亞視為眼中釘,如果不是塞爾維亞一直高舉南斯拉夫人大旗,恐怕整個巴爾干都被奧匈帝國給吞并了。
20世紀初,擺脫了土耳其人統治的塞爾維亞在巴爾干地區日趨強大起來,已成為南部斯拉夫人反對外國統治、爭取民族統一的核心。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地的斯拉夫人強烈要求擺脫奧匈帝國的統治。
與塞爾維亞合并,建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
以塞爾維亞為中心的南斯拉夫民族統一運動的發展,使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者極為不安。
因此,奧匈帝國加緊進行以摧毀塞爾維亞為目標的戰爭準備,而主持制定侵略塞爾維亞戰爭計劃的正是斐迪南大公和奧匈帝國總參謀長馮赫特岑多夫。
當時,在塞爾維亞國內已出現反奧奧匈帝國宣傳活動和愛國團體。
(1908年成立了“國防會”
,1911年成立了“黑手會”
又稱“不統一毋寧死”
。
這兩個組織受到歐洲以巴古寧、克魯泡特金為代表的無政府主義思潮的影響。
“國防會”
主張進行游擊戰來阻止奧匈帝國吞并塞爾維亞,并招募和訓練志愿軍。
“黑手會”
主張采取恐怖行動。
它的奮斗目標是“實現民族的思想,統一所有塞爾維亞民族”
。
黑手會的活動方式是,單線聯系,秘密活動,絕對服從,勇于犧牲。
領導這個組織的是塞爾維亞參謀本部情報主任德拉古丁提米特利耶維奇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