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轟!
轟!”
‘關羽’號戰列艦上的四座雙聯裝354毫米主炮炮口閃耀著橘紅色的火光,重達半噸多的炮彈在動能的作用下,向一萬兩千米外的‘羅馬’號戰列艦呼嘯而去。
二十多秒鐘之后,炮彈在海面上落下,濺起一道道的水柱。
“偏左兩百米,調整射擊角度!”
戰列艦上空的觀測氣球,根據彈著點,將數據通過電報發給了戰列艦上的槍炮長,槍炮長再命令各炮塔進行修正。
高速航行之中,艦體的顛簸幅度相對較大,這會對炮擊的精度造成一定的影響,使得命中率大為降低。
但即便是這樣,中國海軍印度洋艦隊的炮擊效果也要比意大利海軍好得多。
最近的彈著點基本都在三百米以內,而意大利海軍的炮擊雖然猛烈,特別是他們的戰列艦上那十多門主炮接連開火,震耳欲聾的炮擊聲音連成一片,響徹整片海域。
聲勢無比驚人。
但可惜的是,意大利海軍動靜整的挺大,但炮擊的效果卻讓人不敢恭維,炮彈在意大利水兵的操縱下,飛的到處都是,就是沒一枚擊中中國戰艦。
“轟!”
上午11點26分,第一個戰果出現了。
“張飛”
號戰列艦上打出的一枚354毫米穿甲彈命中了‘卡約?杜伊利奧’號戰列艦的右舷,直接在右舷的甲板上炸開了一個大洞,炸飛了一門152毫米副炮,同時還引爆了幾枚152毫米炮彈。
將‘卡約?杜伊利奧’號戰列艦的右舷炸的一片狼藉,給意大利海軍造成了十多名官兵的傷亡。
只不過,這對于排水量高達兩萬六千多噸的戰列艦來說,只能算是一個小傷而已,并不影響繼續戰斗。
“將軍,‘卡約?杜伊利奧’號被擊中了,不過只是輕傷而已,并不影響戰斗!”
一個低級軍官向意大利海軍司令官博希尼上將報告道。
“見鬼!”
博希尼上將暗罵一聲。
戰局的發展讓他已經意識到了。
這一次海戰不會像他想象的那樣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