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戰爭戰線僵持在沙特王國中部地區,英法聯軍雖然兵力遠遠超過中國人,但我們的后勤壓力非常的大。
前線的士兵,經常出現彈藥供應不足,這使得我們的兵力優勢,無法充分的發揮出來。”
陸軍元帥亨利?韋爾斯利爵士說道。
“那么,這個問題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亞瑟?貝爾福首相詢問道。
“有,我們需要更多的后勤運輸隊伍。
我們可以從埃及征召更多的人為我們運輸彈藥和其他物資。
這一點,需要埃及總督的支持。
另外,前線軍隊的損失很大,我們需要進一步的補充!
至少,需要再往中東地區增兵十萬以上!”
“這些,我會盡可能的滿足你。
不過,我希望能夠盡快看到勝利!”
亞瑟?貝爾福首相說道,為了勝利,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
他現在可以滿足軍隊的一切要求。
亞瑟貝爾福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了,在中東投入了數十萬的軍隊,耗費了大量的軍費,但勝利卻依舊遙遙無期。
如果不能夠獲得勝利,那英國就無法遏制中國的野心,英國苦心建立的殖民體系將有崩潰的可能。
另外也無法通過掠奪中東的石油資源來償還這一次出兵的軍費以及從中賺取大量的利益了。
因此,英國現在只有硬著頭皮打下去!
如果無法獲得勝利,這對于亞瑟貝爾福內閣而言,將是一場災難!
和英國一樣,法國政府也為了中東的戰局而傷神。
戰爭已經進行了兩個月了,法國上下全都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但勝利還遙遙無期,這讓翹首等待的法國民眾,難以理解。
那些盼望著分享中東地區巨大石油利益的工商業資本家們,更是對法軍的無能表示了嚴重的不滿。
要知道,這一次法國發動戰爭的軍費,主要就是這些工商業資本家們資助的,如果法軍無法獲得勝利,那他們的投入豈不是打了水漂了嗎?資本家最看重的,就是利益,這種虧本的買賣,對于他們而言,是絕對無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