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密爾頓爵士說道。
中國海軍的快速發展給了他很大的壓力,如果要繼續保持英國海軍的優勢地位的話,那就必須加大投入才行。
漢密爾頓相信只要有充足的資金,再憑借大英皇家海軍的底蘊,想要重新建立海上霸權并不困難。
當然,前提是亞瑟貝爾福這個“小氣鬼”
松口才行。
(為了緩解財政壓力,亞瑟貝爾福曾多次要求上議院削減軍費,這讓英國海軍十分的不滿。
)
果然,在聽了漢密爾頓爵士的話之后,亞瑟貝爾福首相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英國全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52億英鎊而已。
其中十分之一用作軍費,也不過才52億英鎊而已。
這5億英鎊還要陸軍海軍兩家分。
其中,陸軍在南非已經花了上億英鎊了,但戰爭卻絲毫沒有要結束的意思。
海軍這邊又接二連三的向議員提交造艦計劃,六艘‘無畏級’戰列艦,每艘戰艦的造價達到了驚人的150萬英鎊(1200萬龍元),潛艇的研究資金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南海大海戰后,世界各國都見識到了潛艇的威力,所以在世界范圍內引發了一股制造潛艇的浪潮),再加上海軍選擇又要投入建造匹敵中國海軍新式戰列艦的戰艦。
這些東西沒有三四億英鎊是絕對拿不下來的。
幸虧英國人家底厚,要不然根本就不可能負擔如此重的開支。
看著手中批出去的這些國防資金,亞瑟貝爾福的心都在滴血。
不過,他知道有些錢是必須要花的,如果因為吝嗇這些錢而卡軍隊的脖子的話,那未來會有大麻煩。
比如海軍,如果英國海軍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實力的話,那英國廣大的海外殖民地就危險了。
特別是印度和澳洲,完全就在中國人的嘴邊。
只要中國人愿意的話,輕易的就能夠吞掉這兩塊巨大的殖民地。
為了遏制中國的野心,英國必須得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才行。
另外,在歐洲。
德國依舊在步步緊逼。
同時因為他們和中國的良好關系,這讓他們可以很輕松的得到中國方面的先進技術,但英國卻不具有這個優勢,這更需要英國加快馬力追趕。
因此,英國已經沒有辦法了,只能是咬著牙拼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