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皇的命令和催促下,尼古拉大公率領(lǐng)大軍,分三路向南方的起義軍展開了猛烈的進攻。
其中一路攻擊頓河地區(qū)的起義軍,另外兩路,則圍攻烏克蘭地區(qū)。
此時的烏克蘭地區(qū),已經(jīng)全部掌握在了俄國起義軍的手中了。
起義軍的軍隊也擴充到了兩百萬人。
只不過,俄國工黨掌控的軍隊,完全就是烏合之眾。
即便有德國派遣的教官,但也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就將這些剛剛放下鋤頭的農(nóng)民或者工人變成真正的軍隊。
這使得俄國民主工黨空有兵力上的優(yōu)勢,但一旦遇到俄軍的精銳軍隊,根本就不堪一擊。
3月20日,尼古拉大公指揮上百萬的精銳俄軍,在基輔以北的切爾尼戈夫和俄國工黨的大軍交戰(zhàn)。
此戰(zhàn),俄國工黨投入了一百五十多萬人,雙方加起來足足兩百五十萬人,在烏克蘭平原上,展開了慘烈的搏殺。
雙方圍繞切爾尼戈夫,進行了整整一個月的激戰(zhàn)。
原本眾人都以為這場戰(zhàn)爭會由俄國工黨取得勝利。
畢竟俄國陸軍的實力實在是太弱了。
(西伯利亞戰(zhàn)爭上俄國陸軍表現(xiàn)的太差勁了,這也讓世界各國對于俄國的實力產(chǎn)生了很大懷疑。
)
但最后的結(jié)果,卻是出人意料。
被譽為“廁紙將軍”
的尼古拉大公竟然在兵力處于劣勢的情況下?lián)魯×硕韲h。
(尼古拉大公被俘后因為廁紙而暴露身份,所以西方媒體給他取了一個名為廁紙將軍的戲謔性稱號)
俄國工黨150萬大軍除了十來萬人逃回了基輔之外,其余的人,都被俘虜或者擊斃了。
那些殺紅眼了的俄國軍隊,連投降了的俄國工黨都不放過,這使得俄國工黨被大肆屠殺,據(jù)粗略估計,僅僅一天就有超過兩萬命俄國工黨被槍斃,鮮血甚至將第聶伯河都染紅了。
俄軍取得了切爾尼戈夫大捷,這讓沙皇尼古拉二世以及俄國政府都非常的高興。
沙皇尼古拉二世甚至表示,在圣誕節(jié)之前,就能夠?qū)⑴衍娙娼藴?,將這些該死的叛亂者全部送上絞刑架。
切爾尼戈夫取得的大勝極大的振奮了俄軍的士氣,連帶著其他的地區(qū)也取得了節(jié)節(jié)勝利。
俄國南方的叛亂,一時間進入了非常危險的境地,隨時都有被剿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