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紀開始,1些斯拉夫人為了逃避蒙古帝國中欽察汗國的統治而流落到俄羅斯南部地區,包括頓河流域、第聶伯河下游和伏爾加河流域。15、16世紀時,1些不愿成為農奴的俄羅斯、烏克蘭農民遷徙到由于欽察汗國被推翻之后的俄南地區。這些人被稱為“哥薩克”,即突厥語中的“自由人”。哥薩克人在俄南建立了1些地方政權。東歐平原多山地少,因此哥薩克族群多數以河流命名,如“頓河哥薩克”。
哥薩克人以英勇善戰著稱。是沙皇俄國自17世紀東擴的主要軍事力量。
在俄羅斯歷史上,沙皇通過收買哥薩克上層人物而控制哥薩克人。哥薩克人組成的騎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
在冷兵器時代,哥薩克的騎兵以其速度快、機動性強、殺傷力大、驍勇善戰的輪番攻擊威震歐洲。
歐洲國家也常招募哥薩克作為雇傭軍。哥薩克參加了從18世紀到蘇聯2戰中所有的戰役。有人說他們是歐俄草原上最具有草莽風格的經典騎兵。他們的騎兵馬蹄是與沙俄向外擴張的步伐同步飛揚的,多次為俄國開拓疆土立下赫赫戰功。
就是不知道這1次面對來勢洶洶的中國6軍,這些哥薩克騎兵還能否在繼續創造輝煌。
“哥薩克的勇士們,用你們手中的戰刀,割下那些黃皮猴子的頭顱,讓他們知道,冒犯偉大沙皇的代價!前進吧,勇士們!隨我作戰。”第6哥薩克騎兵師師長屠格涅夫揮舞著手中的馬刀,高聲的說道。
第6哥薩克騎兵師的6千多哥薩克騎兵是他手中的王牌。現在是到了動用他們的時候了。
以往在戰爭中,還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能夠抵擋住哥薩克騎兵的沖鋒,他們鋒利的馬刀,可以輕易的割下敵人的頭顱。
“烏拉!烏拉!”
這些頭戴圓筒卷毛高帽,身披黑色大氅,背上斜挎步槍,腰間懸掛馬刀的哥薩克騎兵們,紛紛大叫起來。他們拿出酒囊,灌下1大口伏特加之后,立刻催動戰馬,向恰克圖北方行去。
對于哥薩克騎兵而言,他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喝伏特加,其次就是用馬刀將敵人的頭顱斬下來。
“希望勇敢的哥薩克騎兵能夠擊敗中國人的騎兵,打開向北撤退的道路!”望著出擊的第6騎兵師,米哈耶爾少將有些擔心的說道。
中國軍隊的攻擊越來越猛烈了,第2道防線已經吃緊了。前方的士兵傷亡慘重,不知道還能夠堅持多久。
如果第6哥薩克騎兵師不能夠及時的打開通道的話,那整個恰克圖的俄軍,都將成為甕中之鱉。
哥薩克騎兵們,在長官的帶領下,離開了恰克圖,慢速向北方行去。在開始沖鋒之前,他們要節省馬力,以便在沖鋒的時候,爆發出最強悍的沖擊力。
在恰克圖以北,不到十公里的地方,中國6軍第3騎兵軍第9旅8千余人正駐守在這里。后續的第3騎兵軍的主力部隊,也在6續的趕來。
他們將負擔起阻止恰克圖俄軍北上,以及從烏蘭烏德南下的俄軍對恰克圖的增援。這無疑是1個艱巨的任務。
“火力點準備好,過不了多久老毛子就要發起攻擊了,做好準備,讓這些老毛子,知道我們的厲害!”第9騎兵旅的旅長安宏遠準將命令道。
中國6軍的騎兵,于俄國哥薩克騎兵不同。
俄國人的騎兵,主要的裝備都是步槍和馬刀,重武器幾乎沒有。而中國6軍的騎兵,依舊是按照步兵的裝備,配屬了重機槍和迫擊炮的。
經過改進之后的氣冷式重機槍,只有2十5公斤而已,就算帶上子彈,用1匹戰馬也能夠馱運了。而迫擊炮的重量,雖然比不上榴彈炮,但拆卸之后,用戰馬也能夠輕易的馱運。
所以,中國6軍騎兵的火力,要遠比俄國騎兵的火力強很多。
不同的戰術理念導致作戰方法也不盡相同。
強大的火力,使得中國6軍不會向俄國騎兵1樣,將馬刀作為最主要的武器。馬刀僅僅是在激戰之后,代替槍炮的武器。即便是在騎戰之中,也應該將火力優勢沖鋒的發揮出來。畢竟,士兵的生命,可要比武器彈藥珍貴得多了。
此刻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等著俄國人自己沖上來了。當然,如果俄國人不上當的話,他們也毫不在意。畢竟,時間拖的越久,對中國方面就越有利,當中國6軍成功合圍之后,這些俄國人就插翅也難飛了。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