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皇斐迪南一世的要求下,整個奧匈帝國上下都已經達成了一致,奧匈帝國將對塞爾維亞王國發動戰爭,以擴大奧匈帝國在巴爾干半島上的利益!
只不過,他們并不愿意在入侵塞爾維亞王國的時候,還要抵御德國的入侵,那樣將造成兩線作戰。
而他們沒有兩線作戰都取得勝利的把握!
現在德國沒有答應塞爾維亞王國加入北約,這在奧匈帝國看來,是因為奧匈帝國的強勢,德國已經選擇了妥協退讓!
一個星期之后,奧匈帝國皇帝斐迪南一世就在維也納召開了軍事會議,奧匈帝國陸海空三軍的領導人都出席了這一次的會議。
在會議上,斐迪南一世要求奧匈帝國的陸海空軍都做好戰爭準備,在未來三個月內,奧匈帝國就將發起對塞爾維亞王國的進攻,確保在兩個月內滅亡塞爾維亞王國。
奧匈帝國陸軍統帥弗里德里希大公表示:“奧匈帝國陸軍的實力是塞爾維亞王國的二十倍!
我們可以輕易的滅亡塞爾維亞王國!”
塞爾維亞王國是一個內陸國家,奧匈帝國的海軍則派不上用場。
不過,奧匈帝國的那支弱小的空軍倒是表示,他們將投入超過五百架戰斗機和轟炸機對塞爾維亞王國發起進攻,協助陸軍突破塞爾維亞王國的防線,甚至是對塞爾維亞王國的首都貝爾格萊德進行轟炸,以打擊塞爾維亞王國的士氣,逼迫他們投降。
從軍事實力上來看,奧匈帝國確實比塞爾維亞王國強太多了!
奧匈帝國擁有大量的裝甲部隊,前前后后總共賣給了奧匈帝國能夠武裝6個裝甲旅的坦克和裝甲車,奧匈帝國自行也仿制了能夠武裝4個裝甲旅的坦克和裝甲車,這使得奧匈帝國擁有的坦克和裝甲車總量超過兩千輛!
而塞爾維亞王國擁有的坦克和裝甲車,幾乎等于零!
除此之外,塞爾維亞王國的空軍也是一片空白。
陸軍是塞爾維亞王國最主要的戰力。
但是,塞爾維亞王國陸軍的總兵力僅有二十萬人而已。
裝備也多以步槍為主,這些步槍來自多個國家,有法國、德國、奧匈帝國乃至俄國,這使得塞爾維亞王國的陸軍的后勤補給也是一團糟!
在這樣的情況下,指望塞爾維亞王國的陸軍能夠抵擋駐奧匈帝國的進攻,幾乎是沒有任何可能的。
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王國,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上的對手!
兩國的軍事實力相比,簡直可以用天壤之別來形容!
一旦開戰的話,塞爾維亞王國必輸無疑!
這幾乎是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看法,更是奧匈帝國自己的看法。
實際上,奧匈帝國的形勢并不樂觀。
奧皇斐迪南一世要求奧匈帝國陸海空三軍在三個月內做好戰爭準備!
但奧匈帝國陸軍集結到南部地區,再加上戰爭物資的準備,都需要大量的時間!
想要在三個月內就準備好,這對于德國來說,似乎并不是什么問題!
但對于奧匈帝國來說,就有些困難了!
奧匈帝國雖然號稱世界第三大強國!